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欧盟实施“绿色指令”背后是“技术壁垒”

欧盟实施“绿色指令”背后是“技术壁垒”

——
作者: 时间:2006-05-03 来源:腾讯科技 收藏
  欧盟将在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指令):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含量超过规定的电子电气设备,一律不得在欧盟市场上销售。
[被屏蔽广告]
  记者在在刚刚结束的99届广交会上了解到,我国各大家电企业在面对欧盟环保双指令时,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2006年4月13日,美的微波炉在国产微波炉企业中率先获得SGS公司的认证,4月13日,美的微波炉开始全面切换环保材料,4月14日以后生产的产品全部符合相关要求,广交会上美的微波炉产品已全部贴上环保认证标志。

  欧盟“绿色指令”背后是“技术壁垒”

  相关专家认为,欧盟是打着环保的旗号给我国家电出口设置技术壁垒,这样无疑抬高了我国家电出口欧盟国家的门槛。进入欧盟的产品制造成本的提高使得中国出口企业想争取更大的市场分额,就必须从结构上进行调整。同时,要改变我国在技术检测方面还比较落后的现状。专家表示提高技术、保证成本增加的最小化对家电企业的出口很重要。

  记者了解到,按照RoHS指令有害物质替代在技术上问题还不大,但是却会增加很多成本。以铅为例,无铅焊接技术的成本非常高。在欧盟环保双指令的压力下,国内大型家电企业都开始设立无铅生产线,但仅有一条无铅生产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国企业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实现无有害物质生产,成本就要大幅度提高,要保有现有利润,不得不提价,而中国制造的主要优势就是“价格优势”,提价意味着国际竞争力的降低。

  要突破目前这种状况,业内人士认为,必须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国家已着重提出了“自主创新”方针。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企业开始尝试寻求上游技术的道路。


关键词:通讯网络无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