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MCU:32位比拼应用 64位核再添新军

MCU:32位比拼应用 64位核再添新军

—— 致力于实现差异化
作者: 时间:2011-12-23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软件移植是主要挑战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7333.htm

的合作伙伴需要积累系统和平台的开发经验。

  作为64位架构的新兵,在该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在服务器领域,x86架构占据主导优势。此外,AMD的Opteron处理器、IBM的Power处理器、甲骨文的UltraSparc等都是支持64位计算的处理器。在高性能运算方面,计算机10强中的两位和20强中的5位都采用Power架构,在该领域将直接面对AMD、IBM、英特尔和甲骨文等公司的竞争。

  吴雄昂也坦言,在服务器领域,很多软件是基于X86架构;在超级计算领域,每个公司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架构经常会变。从服务器市场来说,ARM需要第三方工具支持,不管是windows(微软操作系统)还是linux(开源操作系统),过去因为ARM没有64位核,客户从其他架构系统转至使用基于ARM核的64位处理器时需要重编全套软件,他们要考虑与使用现有架构系统相比的投资回报率,这是一大障碍。此外,ARM的合作伙伴也需要积累系统和平台的开发经验,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客户在性能、功效和可靠性方面的需求。

  当然,ARM的优势也不容其他竞争对手忽视。吴雄昂表示,ARM64位处理器架构的优势在于:一是商业模式。ARM不会针对某一特定产品来开发架构,ARM开发新一代的架构或者新一代产品时,会通过对不同细分市场对架构的需求来进行定位,在64位处理器架构上也不例外。这一点和其他公司不同,因为一般公司会基于特定市场或特定客户的需求来进行开发,而不是通过产业合作来开发。二是ARM在移动计算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功耗、兼容性等,我们相信这些优势可以延伸到64位处理器市场。以服务器为例,以前一个刀片上只放几颗CPU(微处理器),现在越放越多,密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时功耗会变得很高,这使得冷却非常难做,而对密度的要求反过来对功耗也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而ARM的功耗一直为业界所推崇。此外,ARMv8架构还可提供后向兼容和移植能力。

  如今服务器大腕也意识到融合的重要性,追求垂直整合、基于数据中心的融合是未来主流,这也为ARM64位核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业界已呈现软硬整合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ARM架构从商业模式上是一种更优的选择,因为可控度比较高,采用ARM架构的合作伙伴比较多,他们可以要求合作伙伴针对自己的需求做一些设计上的配合。”吴雄昂充满信心。虽然目前ARM软件生态系统较为薄弱,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融合,ARM与其他64位处理器厂商正面对决的时候或已不远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ARMMCU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