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基于DSP+ARM架构的协议转换器设计

基于DSP+ARM架构的协议转换器设计

作者: 时间:2010-11-23 来源:网络 收藏

图3 TMS320C6416与S3C4510B的接口示意图

  2.2.2以太网接口电路

微控制器S3C4510B内嵌一个以太网控制器,支持媒体独立接田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和带缓冲DMA接口(Buffered DMA Interface)。可在半双工或全双工模式下提供10/100 Mb/s的以太网接人。在半双工模式下,控制器支持CSMA/CD协议,在全双工模式下支持IEEE802.3 MAC控制层协议。因此,S3C4510B内部实际上已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但并未提供物理层接口,所以采用RTL8201作为以太网的物理层接口。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端TPRX+、TPBX-、TPTX+、TPTX一应通过网络隔离变压器和RJ45接口接入传输媒体。以太网接口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以太网接口示意图

  3、系统软件设计

  由于需要微控制器S3C4510B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控制和网络功能,因此在S3C4510B上移植了嵌人式操作系统uClinux。uCLinux是一个带有完整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在uCLinux中加人实时RT -Linux模块以满足对嵌人式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根据需要对uCLinux系统进行了裁剪。

  在网络中,基于TCP/IP协议的方式有很多,本文选用Socket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socket是建立在传输层协议上的一种套接字规范,它定义了两台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规范。套接字屏蔽了底层通信软件和具体操作系统的差异,使得任何两台安装了TCP协议软件和实现了套接字规范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在开发ptCLinux系统下的套接字程序时,采用了TCP套接字,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方法,有检错和纠错机制,并且不管对单个报还是数据包,它都提供一种流式数据传输方式。服务器首先启动并进行初始化操作,通过调用函数socket()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调用函数bind()将该套接字和本地网络地址绑定在一起,再调用函数listen()将该套接字转换成倾听套接字,之后调用函数accept()来等待接收客户的请求。客户在调用函数socket()建立套接字后就可以调用函数connec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一旦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就可以通过调用函数read O和wnte()进行通信,待数据传送结束以后,双方调用函数close()关闭套接字。

  通过对系统进行联合调试,实现了被测数据无损、实时、远距离与远程上位机进行通信并能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实现工作状态远程交互的任务。测试人员通过上位机可以对遥测数据进行编辑,并随时可以查看接收数据的正确与否。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架构的协议转换器的设计实现。提供了详细的硬件平台结构设计方案,阐述了基于嵌人式系统的网络编程的实现方法。根据本方案实现的协议转换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通用性好、功能可升级扩展等优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