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基于LPC2292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LPC2292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 时间:2010-05-20 来源:网络 收藏
  本 中,存储器有3个存储器地址入口,所有的数据都需要经过这3个地址入口,因此,必须保证此3个地址入口在任何时刻都没有与其他地址发生地址交叉的状况。
  3.4 μC/OS-Ⅱ操作 的移植
   μC/OS-Ⅱ实时操作 是一种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剪及可剥夺型的多任务实时内核(RTOS),适合应用于各种 和微控制器。其性能足可以媲美于各种商用内核,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佳。所有代码都是采用ANSI的C语言编写,故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μC/OS-Ⅱ不像其他实时操作 ,他提供给用户的是一个标准的API函数,程序开发人员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API函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要想在μC/OS-Ⅱ内核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就需要程序开发人员在实时内核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实时操作系统。首先,把μC/OS-Ⅱ移植到自己的硬件目标板上,写出相应的驱动程序以及用户图形界面等;在这些接口函数之上,加上用户自己的应用程序,就构成了 软件。
  μC/OS-Ⅱ的移植条件是:处理器C编译器能产生可重入型代码;处理器支持中断,并能产生定时中断;用C语言可以开、关中断;处理器支持一定数量的数据存储硬件堆栈;处理器有将堆栈指针及其他CPU寄存内容读出,并保存到堆栈或内存中的指令这5个方面的要求。Philips公司 芯片和ADS1.2的C编译器一起可以满足上述5个条件,因此本 是完全可以移植操作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功能。
  μC/OS-Ⅱ软件的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虽然μC/OS-Ⅱ大部分源代码是用C语言写的,但是完成和处理器有关的一些代码时,还是必须要用汇编语言来实现的。寄存器的读、写只能通过汇编语言的存储和加载指令实现。
  移植μC/OS-Ⅱ到一个新的体系结构上需要对如下3个文件进行修改:
  (1)c语言头文件OS-CPU.H;
  (2)C语言源文件OS-CPU.C;
  (3)汇编源文件程序OS-CPU-A.ASM。
  该人体生理参数 系统在 ARM7 的硬件平台上实现,采用当前流行的μC/OS-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能实时检测用户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并能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当出现异常时,能自动报警使用户得到及时救治。该系统可扩展性比较高,可根据需要直接在该系统上进行扩展,使其具有GPS,GPRS,CDMA功能的远程人体生理参数 仪。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