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决斗,以利益的名义

决斗,以利益的名义

——
作者:李健 时间:2006-08-02 来源: 收藏


Athlon火拼奔腾四,这是第一次有人站出来正面挑战奔腾系列的权威,也是第一次奔腾系列发现了自己身边有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曾几何时,拥有一颗“奔腾”的芯是所有PC的最高梦想,而“奔腾”无疑是帝国最坚实的树干,正是通过它几乎吸干了市场上所有的养分,让茁壮成长。我们无法想象当初没有奔腾的Intel现在会怎样,就象我们从没想象过会这么快在技术上和Intel旗鼓相当。
感谢
技术的长足进步让曾经波澜不惊的市场顿时波涛汹涌。有了技术优势的AMD自然不会满足做Intel的跟班,从速度到能耗,从64位到双核,从架构到桥接,甚至是在集成度领域,AMD一次次向Intel发起技术责难,Intel不再沉默也无法沉默,几乎每个相关技术环节都充斥着双方的口水战。两家频繁的互相攻讦互相指责让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Intel也不可避免地被拖入竞争的旋涡,Intel坐不住了,因为AMD的技术超越趋势就意味着Intel将面临巨大的利益损失。我们应该感谢AMD,是他们的存在逼迫着Intel不断地加快的开发又不断地降低着的价格,甚至连摩尔定律都已经失去意义。如果没有AMD的努力,我们也许还将继续忍受着Intel的傲慢与高额垄断利润。
全面的博弈
口水战不过是个宣传工具,AMD的目的就是为自己营造声势占据更大市场分额,只有占据市场才能决定利润,只有拥有利润才能更好地发展技术,只有获得技术优势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只有更大的市场分额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而实现利益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占领市场。
价格战,这是战争全面爆发的开始,也是决定战争的关键。AMD对于价格战自然驾轻就熟,已经在低端市场上与赛扬火拼多年的AMD这一次把枪口对准了养尊处优的奔腾。我们应该感谢奔腾这么多年带给我们速度与性能的享受,我们更不能忘记AMD那高性价比的美妙。
当AMD勇敢地举起价格战的武器挑战Intel,这注定是一场颇具意味的战争。面对近5倍于自己市场占有率的Intel,AMD敢于加入价格战本身就是一种胜利。阿喀琉斯尚且有一踵之虞,凭借自己的灵活机动与创新理念,AMD并非没有机会。几个月来惨烈的价格战已经让CPU的平均价格下降了近50%,而伴随着基于新架构芯片的推出,新一轮价格战又将开始。


进军高端,这是AMD对Intel权威的终极挑战。曾经一向以廉价品示人的AMD凭借K7的出色表现点燃了进军高端市场的决心。随着AMD把CPU的消费理念从单一追求速度改变为速度、性能和能耗并举,K7架构的成功让AMD终于有了进军服务器领域的原始资本,面对至强系列统治已久的高利润市场,AMD的渗透无疑给了对手致命一击。
告别奔腾
对于众多的个人用户,奔腾代表了一个时代一段成长和一段往事。作为Intel最具知名度的品牌,它的离去是Intel无奈的选择。为了应对AMD全新的AM2架构的挑战,Intel不得不提前推出基于新架构的产品“CORE2”,从而宣告了历时13年的“奔腾神话”的终结。挥别奔腾是痛苦的,但“拥有一颗奔腾的芯”将永远留在消费者心中,因为不会再有一个系列的CPU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毕竟,Intel现在面对的AMD已经不再羸弱。
对未来的隐忧
我们应该支持AMD挑战Intel,因为我们应该支持弱者,更是为了整个处理器行业的健康发展,虽然他们的决斗为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我们期待AMD和Intel之间的距离能越来越接近,因为对等的双方较量会更精彩。伴随着AMD收购ATI的成功,以及Intel迫于竞争压力缩减部门,两只怪物之间的身形差距已经逐渐缩小。为了争夺CPU市场的霸主地位,咄咄逼人的AMD和身强力壮的Intel已经开始死磕,不知道这是其他一些微小的参与者的幸福还是悲哀。


从目前来看,对于双方的战争没有胜利者,唯一的胜利者也许是为了压制对手而高速发展的处理器技术和广大的消费者。只是,即使AMD为了生存而挑战Intel,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竞争的背后始终操纵着的那只无形的手——利益。过度的竞争导致的是双方的利益受损,当双方发现竞争无法满足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双方联手共同垄断市场将是所有消费者的灾难。如果真的有那一天,现在的竞争反而成为了更大规模垄断的催化剂。我们固然不希望再看到当初的Intel、现在的微软这样的一家独霸市场的情况,我们更不能容忍象富士和柯达在数码冲印市场从竞争到联手垄断的局面发生。也许,我们最希望现在那些还微不足道的CPU市场参与者能尽快壮大自己,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战士加入CPU市场的战争!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