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设计应用> 网络视频服务器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区别

网络视频服务器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区别

作者: 时间:2012-10-10 来源:网络 收藏

分布式智能VS集中化处理

无论视频的物理安庄位置如何,它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都属于前端设备,而DVR则属于后端设备,这实际上也是视频和DVR的最主要的差别之一。这样的说法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在实际应用当中,很多视频会同DVR一样被集中安庄在监控中心的机房当中,从物理位置上来看,它们同样处于监控系统的后端。但实际上,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划分并不是依据设备的物理位置,而是根据设备的功能来划分的。大体上讲,前端设备主要负责图像、声音的采集和初步处理,而后端设备主要负责音视频数据的最终处理和设备管理维护,包括图像存储、数据归档管理、报警事件处理、人机交互、系统管理维护等等。当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都具备图像缓存的功能,有些还支持连接附加存储设备,但是这并非用作数据的最终处理。

视频服务器和DVR都是智能设备,都具备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从而可以实现移动侦测(VMD)、报警管理,甚至人数统计、车牌识别等高智能化功能。但是由于视频服务器属于前端设备,这就意味着采用视频服务器的系统将智能部署到了系统的前端,从而构建起了一个具有分布式智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因此视频服务器自身可以决定何时发送视频,以什么样的帧速度和分辨率发送,以及何时应当向哪一个安全人员发出警报,提示他们注意监控画面或采取相应的行动。也就是说,位于前端的视频服务器分担了后端设备的一部分工作任务,在将数据发送给后端设备之前,它首先经过了自己的判断,从而过滤掉了很多无用的信息,仅仅将一些重要的信息发送给有关的设备和人员。这大大减轻系统对传输网络、存储空间以及后端设备处理能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的智能和处理能力是随着前端设备的增加而增加的,并且不会对后端设备的处理能力造成太大的影响。

与之相反的是,无论监控画面中的内容是否对用户有价值,DVR都必须将所有的视频信息全部采集到后端,然后再统一进行调用计算资源进行处理分析,这时候可能才发现这个画面中不包含任何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应该丢弃掉,而设备宝贵的处理能力已经被浪费掉了,当一台DVR需要处理多路视频图像时,这种浪费现象将愈加严重。除此之外,同一台DVR还需要同步处理图像的存储和归档、录像回放、响应和驱动外部设备等各种工作,当处理的图像路数增加时,其处理能力就显得极其有限,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能够实现按需扩展系统是采用属于前端设备的视频服务器时所能获得的另外一个重要优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每次增加所需的视频监控路数,每次增加的数量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可以是1路、3路、7路,也可以是100路甚至1000路。而对于DVR来讲,每次只能增加固定的路数,假设用户已经安庄了一台16路的DVR,如果需要再增加一路摄像机时,可能必须再购买另外一台8路或16路的DVR设备,从而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开放平台VS专有技术

目前,DVR产品没有一个业内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厂家在硬件和软件芳面都采用了自己的专有技术,这些技术涉及嵌入式系统、数据通信、图像处理、数据存储甚至压缩格式等各个芳面。

这种“黑盒子”的做法造成了各厂家的设备难以互相兼容,用户在选用了某个厂家的设备时候,后续的可选范围就变得非常小,甚至只能继续采购特定供应商的设备。这意味着用户在价格谈判的时将处于明显的劣势,此外如果这家公司关闭或变更了业务领域,用户的设备将无法得到专业的维护,甚至无法继续使用。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用户除了在经济上遭受损失之外,一些历史数据也将无法挽回,由此所带来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一般地说视频服务器产品均采用了开放式的体系构架,在操作系统、数据通信和图像压缩等芳面都采用业内统一的标准技术。如某国际知名厂商的视频服务器采用了标准的Linux2.4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并采用标准的TCP/IP作为通信协伊宫其图像压缩格式采用MJPEG和MPEG-4(Part2:ISO/IEC-2,Profiles:ASPandSP),并能够做到与国际标准100%兼容。其所有的开发接口均基于标准的HTTP协议来实现,并免费向所有视频应用开发者提供下载和开发支持。开放的构架和基于标准的协议使视频服务器产品变得“透明化”,用户在工程中选择了某品牌的视频服务器,之后工程扩展时仍可以从大量业内标准的服务器硬件和存储设备当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加入到系统中,这说明了设备有较强的兼容性。

此外,图像压缩100%的符合国际标准意味着除了专用的播放软件之外,用户还可以使用各种标准的播放软件来进行视频回放。在10年、20年甚至50年之后,用户的历史图像资料同样可以被正常地播放出来。

低TCOvs低单路成本

从单路成本上来看,知名厂商的视频服务器产品通常会比国内厂商所生产的DVR产品高很多,这是实事,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一台16路的DVR,其计算资源被平均分配给了16路视频;而一台单路的视频服务器,相同的甚至更高的计算资源仅仅提供给1路视频使用。此外,关税、人力成本和知识产权芳面的因素也是造成国外产品价格较高的重要因素。然而用户所关心的应当不仅仅是单路成本,还应当包括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CostofOwnership)。TCO涵括了系统硬件、软件、安庄、维护、培训、升级、扩展、技术支持服务等一系列的成本,同时也要考虑基础设施效率和系统使用对业务过程所造成的影响等诸多因素。

对于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来讲,基于视频服务器的硬件总体成本(包括摄像机、线缆以及录像存储等)通常与基于DVR的监控系统硬件成本相当,再考虑到系统安庄成本,那么采用IP技术的视频服务器系统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因为搭建、维护、升级和扩展基于IP的基础构架所花费的成本要比基于同轴电缆的基础构架要少很多。此外,由于基于视频服务器的系统后端的应用和存储功能可以使用业内通用的、基于开放标准的服务器硬件,而不必像DVR系统中那样一定要使用专用的硬件平台。这一点对于一些大型系统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存储和服务器硬件通常会占到总体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而使用视频服务器则可以大大降低存储和服务器硬件设备管理和购置的成本。成本的节约还来自于视频服务器所使用的基础设施。IP网络除了承载视频监控业务之外,Internet、LAN以及无线网络等各种基于IP的网络同样可以承载企业内其他类型的应用,而与传统的、专用于视频监控的同轴电缆或光纤相比,IP网络的建设成本就显得非常低廉。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