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 融合大势 广电系手机电视期待“豪门盛宴”

融合大势 广电系手机电视期待“豪门盛宴”

——
作者:丛亮 时间:2006-12-25 来源:卓望通讯 收藏
  自今年9月6日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DAB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正式面向全市用户启动,北京六环路以内地区也首次实现了DAB移动多媒体信号的全面覆盖。北京市民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PDA、MP4等手持终端随时随地地收看新闻、电视剧、体育赛事直播等电视节目,尽情享用令人回味的电视的“豪门盛宴”。

从此,以DAB为代表的“广电版”电视登上了我国发展的“历史舞台”,同时也翻开了我国发展新的篇章。

  市场爆发力巨大,未必是“蓝海”

  长久以来,业界对手机电视的发展是十分看好的,对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广播传媒业与电信业来说,手机电视都是一片等待探索、发现的“蓝海”。知名的英国研究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曾表示,在未来5年内手机电视市场将真正壮大起来。该公司预测,至2011年,全球手机电视用户将达2.1亿,其中亚太地区将有9510万用户,欧洲地区将有6870万用户。并表示,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移动电视服务将真正发展壮大起来,而到2010年世界杯时,全球每13个手机用户中就将会有一人使用电视手机收看比赛。

  从今年夏天在德国举行的足球世界杯已经可以初探手机电视的巨大市场爆发力,可以说本届德国世界杯已成为促使电视手机迅速普及的“助推器”,无数的球迷利用自己的手机电视终端在乘坐地铁列车、公交车、出租车等户外环境下收看世界杯的“豪门盛宴”,并且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的互动节目参与猜比分赢大奖之类的活动,满足了那些因为外出而原本不得不错过精彩比赛的“莘莘”球迷们。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手机电视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多个企业,甚至跨行业采取多种标准经营的情况。这也预示着手机电视并非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蓝海”,可能这片新兴市场的竞争程度会超过以前的任何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市场现有竞争者的巨大冲击与潜在竞争者“虎视眈眈”,我国手机电视市场天生的就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

  “标准之战”升级,利益“捆绑”成有效解决途径

  笔者之所以认为手机电视未必是一片“蓝海”,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相关部门的“标准之争”。就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DAB手机电视推出不久,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机电视标准,并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包含了传输技术、视频、音频、信道传输、协议等其他组成部分,其中该标准的核心部分--传输技术,已经基本确定采用广电系统自主标准STiMi,而不是采用基于电信运营商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标准。尽管广电总局已经宣布了行业标准,但此前由海内外电信巨头挑起的“标准之争”,仍没有落幕的迹象。在国内市场,除此次被扶正的STiMi标准外,新岸线公司的T-MMB标准与清华大学的标准仍没有就此罢休的打算。而在国际市场,韩国三星、LG等主推的T-DMB、美国高通力挺的MediaFlo、欧洲诺基亚助阵的DVB-H和日本的ISDB-T四大标准,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不顾忌电信部门利益的情况下,广电部门独自推出手机电视行业标准,并不是对手机电视标准之战的终结,而是吹响了新一轮更为“惨烈”的手机电视标准之争的号角。因为与手机电视相关利益方都清楚,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最终采用哪一方的标准,就意味着未来哪一方能够在手机电视的发展中取得“先动优势”。

  长久以来,在手机电视这个问题上,在部门监管层面上一直难以实现突破,以至于在业界普遍认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的情况下,手机电视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业界水平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