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设计应用> 一种基于EPLD技术的抗干扰滤波器的实现

一种基于EPLD技术的抗干扰滤波器的实现

作者: 时间:2009-08-05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91974.htm

2.2.2延时电路
  根据干扰源的情况,以前面所述信号作为触发时钟,未经处理的信号源经触发产生延时,再与其本身相比,这样,一些干扰信号由于脉宽过窄而被滤去。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

  SIGNIN为需处理的信号,被第一个触发器触发后,产生延时,同时送入二级触发器产生二级延时。CLKIN信号的频率可视干扰源的宽度而定,但需注意的是,干扰源的宽度要远远小于信号源的宽度,否则信号宽度将被大幅削减,导致特性被破坏。电路仿真波形如图5所示。
  在SIGNIN信号线上,第二个脉冲由于其宽度小于CLKIN信号周期而被滤去。这在同步串行传输的时钟线上显得尤为重要。
3效果分析
  此电路简单可靠,笔者在一串行同步通讯过程中运用此电路解决干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基于技术,不需额外增加硬件,且编程灵活,可在ispEXPERT中直接仿真,节省了大量的实验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两点:一是在运用此滤波器时,主信号脉冲会有一定的延时,作为同步时钟,此延时对串行通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在数据线或其它信号线上运用时,需考虑延时时间对系统的影响;二是在运用ispEXPERTSystem进行编程时,它提供的宏器件功能与TTL器件相似,但个别引脚有差别。另外,针对各种传输线上的干扰,可根据上述原理加以推广应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