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设计应用> 高压钠灯在城市道路照明节电的应用

高压钠灯在城市道路照明节电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10-03-24 来源:网络 收藏

32.8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0709.htm

  1.2、LPD超标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对城市发展方向与节能降耗问题研究中,对全国10个城市22条道路情况的数据测试结果来看,路面平均照度为66lux,按设计标准主干道30lux,高出120%,属于照明严重超标,LPD值普遍超出设计标准,而其中部分是采用非截光灯具的,更是超标达到2.4以上。

  1.3、从对相关测试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LPD超标是道路照明耗电量增加和浪费的主要原因;
  (2)、即便都是,不同道路换算成单位LPD下的照度值差别较大,以上述数据为例,最低15.07,最高51.6,如此大的差别除了维护的原因,灯具、光源的效率也是不容忽视的,并已成为影响LPD值的重要因素。
  (3)、各道路照度差别较大,其中三分之一道路平均照度低于国家标准、四分之一道路(平均照度30~40lux)可能在后低于国家标准;在进行道路照明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对照明的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

  2、照明功率密度标准是照明改造的标准

  从前面对道路照明电能消耗的调查来看,普遍存在亮(照)度过高、LPD超标的情况,而道路照明节电的实质就是降低LPD值,但LPD不是越低越好,还必须保证节电后的各项照明指标满足功能要求,因此在进行节电改造时应依据一定标准进行,以满足节电率和对照明质量的要求。

  2007年7月1日实施的《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以LPD标准作为道路照明节电的评价指标,并作为强制性标准实施。 LPD值保证了在满足节能要求同时满足道路照明的照度要求,新建道路照明在设计时强制要求满足该项标准以达到节电效果。该标准同样适用于对旧有道路照明的节电改造,对超标LPD道路进行节电改造后LPD值、照度应同样满足表2的各项指标。

通常在后半夜,城市道路的行车交通、行人流量大量减少情况下,允许通过降低照明功能指标来达到节电效果,但对节电后的照明功能指标缺少相应的标准,为保证道路照明的基本功能,节电后的照明指标不应低于低一级的照明标准,参照表2,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允许有2级LPD值和相应照度值,这对于实施下半夜照明节电的道路,可以分别作为节电前后的LPD值和照度值,以广州市为例,各等级道路的LPD、照度值设计均采用高值,如主干道设计平均照度不低于30lux,LPD不大于1.05,则节电后的平均照度不低于20lux,LPD不大于0.85,计算节电效果已达到19.0%。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