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设计应用> 发展继电保护过程中更替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发展继电保护过程中更替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作者: 时间:2012-08-02 来源:网络 收藏

2、解决措施

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还是在变电运行上。针对具体情况,要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实现动态化。把工作及时跟上去。变电所通过以下10方面的跟上去措施会使上述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解决:

(1)调度、继保、运行人员三方必须做到步调一致,思想统一。使三方人员合作意识与新型保护一道跟上去。

①摆好自己的位置,要明确继保人员与电网调度和基层运行人员一样,是电网生产的第一线人员,干着共同事业,有着共同目标。如果说人员是主治医生,那么调度人员是负责兼挂号,运行人员是医生兼护士只有三方面相互配合默契,才能更好地医治患者,设备才能健康运行。

②专业方面三方必须沟通。比如对于保护连片投退情况,什么方式下不投什么连片,应投什么连片,三方应该达成统一认识形成书面规定,防止误投退连片误调误操作等。

(2)二次设备的建档工作及时跟上去。二次设备建档是一项基础工作,每套设备均应建立本档案,设备规范、性能、投运、停运及更换日期;设备主要缺陷及分析资料;检验报告;出厂试验报告;安装、投运、交接试验报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对于新保护都应俱全。

(3)二次接线修改的图纸变更修改工作应及时跟上去。在安装中,出现图纸与实际情况一些微小方面不符时,继保人员应及时修改图纸或采取其它办法,总之在安装后的图纸必须与实际相符。运行人员在验收设备时严把此关。

(4)《运规》中及自动装置部分的补充内容应及时跟上去。新型保护上马使《运规》在部分形成真空。以前的那部分条款不能延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这方面的运行规程。通过设备的进一步应用,《运规》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有效地来源于实践而服务于实践。

(5)《典型操作票》中二次保护部分操作填写项修改及补充应及时跟上去。《典型操作票》是变电所根据各自运行方式而编制的固定操作票。随着新型保护上马,保护连片的双重编号以及二次部分操作项的增减需及时修改过来,所以不管是人手一本装订成册的典型卡还是电脑里操作票专家系统中的固定票,都应及时修改,尤其对于增项如保护定值切换以及检查项目等应详细补充上去。消灭不合格操作票。

(6)保护连片投退核对卡的建立应及时跟上去。这是防止连片误投误退的监督性举措。

(7)二次设备现场验收卡的建立应及时跟上去。设备验收是变电所一项很重要的设备把关工作。严格覆行现场验收制度,主要依据是验收人员持二次设备现场验收卡。这是防止二次设备工作结束后遗留隐患的重要措施,是变电所春冬检的安全大关。运行人员在值班长带领下依照二次设备现场验收卡逐项进行验收。对每项验收情况都应在项后作出评价。

(8)规范危险点预知卡编制应及时跟上去。危险点预知卡能对工作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控制,弥补两票三制中一些真空,是针对性很强的一种补充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指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它是诱发事故的因素。通过运行人员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编制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预知卡,对于继电保护及二次部分上的工作做到意料之中,预防在先。

(9)二次设备巡视项目的补充和事故预想分析应及时跟上去。

①新型微机保护的巡视不同于淘汰的电磁式保护,其巡视项目与侧重巡视点不同。新型保护设备巡视项目如:设备插件牢固不松动,信号灯、光字牌指示正确,熔断器选用是否正确,微机时间是否准确,巡视是否正常,稳压电源是否正常,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保护合闸监视灯是否正常,报警指示正确,打印机良好,保护压板投退是否正确等等。对于微机保护,巡视各面板指示灯与液晶显示就特别重要。

②关于微机保护方面的事故预想不同于电磁式等继电保护,芯片代替了继电器线圈接点等,以前是通过现象判断对各继电器查找故障,现在是通过液晶显示反映出的。

(10)二次新型保护的动态培训工作应及时跟上去。培训工作成为新保护上马后的重中之重。运行人员第一次接触微机保护,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实现运行人员尽快的、完全的掌握设备性能,培训工作迫在眉睫。而动态培训是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应加大动态培训的力度,尽快地提高职工整体的业务技术水平。

物动充满活力,脑动充满应变,人动产生危机,被动在流动中转变,死角在流动中消失。是基层管理的灵魂,安全是电力的永恒主题,继电保护是安全的保障。随着电力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保护装置更新换代。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和动态培训的及时跟进,才能保证电力安全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孙丽萍.继电保护原理最新研究进展[J].煤炭技术,2009, (02):46-48

[2]沈丽名.简议10kV母线的继电保护[J].科技资讯,2009, (02):146

[3]王少军、王玉强、陈晨、范杨.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J].新西部(下半月),2009,(0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