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揭秘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都有哪些流派?

揭秘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都有哪些流派?

作者:时间:2016-04-07来源:机器人网收藏
编者按:无人机能被快速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开源飞控的发展,因为困扰着无人机发展的关键设备是控制器,开源飞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四旋翼飞行器这类的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甚至还能帮你完成飞行的梦想,那么开源飞控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4/289342.htm


  第二代飞控系统大多拥有自己的硬件、开发环境和社区,采用全集成的硬件架构,将全部10DOF传感器、主控单片机,甚至GPS等设备全部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以提高可靠性。

  它使用全数字三轴MEMS传感器组成航姿系统(IMU);能够控制飞行器完成自主航线飞行,同时可加装电台与地面站进行通信,初步具备完整自动驾驶仪的功能。此类飞控还能够支持多种无人设备,包含固定翼飞行器、多旋翼飞行器、直升机和车辆等,并具备多种飞行模式,包含手动飞行、半自主飞行和全自主飞行。第二代飞控的主要特点是高集成性、高可靠性,其功能已经接近商业自动驾驶仪标准。

  第三代飞控系统将会在软件和人工智能方面进行革新。它加入了集群飞行、图像识别、自主避障、自动跟踪飞行等高级飞行功能,向机器视觉、集群化、开发过程平台化的方向发展。

 你不该错过的开源飞控传奇

  Arduino飞控



  要谈开源飞控的发展就必须从著名的开源硬件项目Arduino谈起。

  Arduino 是最早的开源飞控,由Massimo Banzi、David Cuartielles、Tom Igoe、Gianluca Martino、David Mellis 和 Nicholas Zambetti于2005年在意大利交互设计学院合作开发而成。Arduino公司首先为电子开发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灵活的开源硬件平台和开发环境,用户可以从Arduino官方网站取得硬件的设计文档,调整电路板及元件,以符合自己实际设计的需要。

  Arduino可以通过与其配套的Arduino IDE软件查看源代码并上传自己编写的代码,Arduino IDE使用的是基于C语言和C++的Arduino语言,十分容易掌握,并且Arduino IDE可以在Windows、Macintosh OSX和Linux三大主流操作系统上运行。

  随着该平台逐渐被爱好者所接受,各种功能的电子扩展模块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复杂的便是集成了MEMS传感器的飞行控制器。为了得到更好的飞控设计源代码,Arduino公司决定开放其飞控源代码,他们开启了开源飞控的发展道路。著名的开源飞控WMC和APM都是Arduino飞控的直接衍生产品,至今仍然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进行开发。

  APM飞控



  APM(ArduPilotMega)是在2007年由DIY社区(DIY Drones)推出的飞控产品,是当今最为成熟的开源硬件项目。APM基于Arduino的开源平台,对多处硬件做出了改进,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组合惯性测量单元(IMU)。由于APM良好的可定制性,APM在全球航模爱好者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通过开源软件Mission Planner,开发者可以配置APM的设置,接受并显示传感器的数据,使用google map 完成自动驾驶等功能,但是Mission Planner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

  目前APM飞控已经成为开源飞控成熟的标杆,可支持多旋翼、固定翼、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车等无人设备。针对多旋翼,APM飞控支持各种四、六、八轴产品,并且连接外置GPS传感器以后能够增稳,并完成自主起降、自主航线飞行、回家、定高、定点等丰富的飞行模式。APM能够连接外置的超声波传感器和光流传感器,在室内实现定高和定点飞行。



关键词: 无人机 开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