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业界动态> 清华大学教授攻克机器人最后1cm防线

清华大学教授攻克机器人最后1cm防线

作者: 时间:2016-08-19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收藏

  2016年7月16日,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孙富春教授做客大讲堂,就“视触觉认知计算”与“机械手的灵巧操作”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现将孙教授讲座内容总结整理如下: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8/295741.htm

  1 背景意义

  比尔盖茨讲过,会像PC机一样进入家庭和个人,我们已经进入了机器人的时代。过去的两年里面,机器人在人的面部特征识别,包括语音识别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机器人在灵巧操作和情感交互方面,还不及一个出生刚几个月的小孩。所以我们讲,机器人是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而用于灵巧操作的灵巧手是机器人最后的一厘米。

  如何从人的脑和手的神经运动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下一代机器人。上图中人手感受到视觉叫做上行,从脑出来的一部分叫下行,叫动作预测和运动控制。即人一旦通过上行知道了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个物体是什么,并且知道了它的任务是什么,马上就能在脑的长期记忆区里面找到完成这个的经验,然后完成更多的预测和运动控制,我们想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下一代的机器人。

  2015年清华大学推出了类脑芯片,叫天机一号。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用类脑芯片取代人脑,来完成上行的信息感知部分和下行的动作预测与控制部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机器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