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任正非聊华为人工智能:用美国砖建中国长城

任正非聊华为人工智能:用美国砖建中国长城

作者: 时间:2016-09-27 来源:智东西 收藏

  附: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9/310443.htm

  问:的发展会怎么走?

  任总:发展要先聚焦在主航道上,聚焦在改善服务和内部运作上。编程的可以购买……。对于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网络,人工智能是服务管理网络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产品线的研究也要朝向支持和服务,朝向商业变现。在全球网络中占有1/3的份额。用笨方法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时延大、设备浪费大。与友商设备间的连接用公有协议,华为自身设备间的连接可不可以用私有协议,我们可以使得华为的设备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耗能更小、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未来的网络建设一定要慢慢走上这一步。在网络建设和服务过程中,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人的学习时间从小学后开始算,平均大约也就六十年左右,但人工智能可以到五千岁,五千年后的网络靠人还维护得了吗?这需要靠人工智能。因此,对于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网络,人工智能是我们管理网络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发展人工智能与发展主航道是同等重要的发展,我们把人工智能放在这样的高度上来看。我们的人工智能和社会上的人工智能不一样,我们自己做的“狗食”自己先吃,我们吃的“狗食”是基于巨大的网络存量,这世界上还有几个公司能有机会在如此大的网络存量上使用人工智能?这样的机会就能产生世界上最强的人工智能专家,有了这些专家和技术,以后做啥不行呢。所以,现阶段聚焦在改善我们的服务上。为什么要改善服务呢?十三号将给产品线讲话主题是“IPD的本质是从机会到商业变现”。产品光吹技术好,没有用,光讲指标好,没有用,一定要让客户体验到好,一定要有市场竞争力。

  问:华为的创新模式和百度、谷歌等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任总:有相同也有不同。某些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是碎片化的,是形不成整体的竞争力的。而我们是在开放基础上进行开发,我们强调做一个大的平台,形成具有长远支撑能力的架构,这些方面我们之间的开发就是不一样的。诺亚实验室在创新上与这些公司有相似之处,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做,但要在华为主航道的边界内。但是产品的开发必须强调要有目标管理,要有计划、预算、核算的管理。如果这个世界不发生颠覆式的黑天鹅事件,就没有人能推翻华为。如果要颠覆华为,那是我们自己颠覆自己。

  问:当前我们光脚干翻了思科,现在我们穿上鞋子如何干翻苹果?

  任总:我们从来也没有想干翻思科,也没有想干翻苹果。前段时间传说思科收购爱立信,我高兴得不得了,如果还有人举着旗子在前面走,我就好跟着站队,现在苹果账上有2000多亿美金的现金,如果苹果积极一点,苹果为啥不能与人合并呢?合并以后就是一个全网络公司,而且它有那么多钱,那不就成就了一番霸业吗?我跟着他们的旗子后面走,为啥不可以呢?我们为什么要去推翻人家呢?这是网上的胡说八道。我们为什么要推翻他们,我们能称霸这个世界吗?称霸世界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成吉思汗,一个是希特勒,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我们不要树敌过多,我们要多交朋友。

  问:刚才您也提到了,人工智能是我们公司的主航道也是战略方向,我们也投入了很多。但我有个感觉,就是我们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并没有给这个方向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的专利产出评审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要放在其它部门评,这样导致评审的专家并不太懂评审的内容,也不能深入地去理解和评估这个技术的价值。想听听您的看法。

  任总:这是一个好的建议,李英涛把这个话带回去,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另外我们要参加世界上各重要的人工智能组织,还要参加其他的一些组织包括风险投资公司,从中得到一些报告,知道世界的动态和水平,来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不是关起门来写专利写其它东西,而是要放眼世界,世界眼睛最大的其实就是美国的几大风险投资公司。另外,弟兄们都要积极去参加世界上各种学术和专利组织的会议,通过参加会议获得认识的机会。

  问:欧洲公司的模式一般是偏向于保守,相反,美国的公司则较激进。华为在未来的几年策略是什么?是在安全区待着还是也选择激进一点?

  任总:在华为现在的平台里,落后的人待不住,但是优秀的人也待不住。就是我们这群傻瓜待在这儿形成了一个大平台,但是我们这个舞台是允许很多“蜂子”来跳舞的。“蜂子”跳舞的过程颠覆不了这个平台,但是激活了这个平台。IPD建设的平台相对保守,但坚实,我们也要像西方一样激进一点。

  问: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公司内合作的项目中,对数据分析而言拿到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数据的分享要费一番周折,我们很多的精力耗费在这方面。请问公司有不有鼓励大家更多地合作和共享?

  任总:这个问题请梁华和信息安全部门去沟通落实,对你们开放一点。他们对自己人很封闭,对小偷他们管不住。华为公司的部门墙还很厚,我们要拆掉这个部门墙,才会形成一个总体性。

  问:因为数据安全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数据提供给外部合作的大学等机构去做研究,这样会比较大地影响到合作效果。

  梁华:对于一些已经离网、非实时的数据,通过签署DNA、保密协议等来对合作研究机构提供这些数据,不然,找了一批教授空对空研究对我们也没有价值。

  问:现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在设备中的数据都是不一致的,导致分析的过程中增加了很多难度。公司是否对数据作一致性管理?

  梁华: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问题,数据的一致性管理确实有很大问题。未来如果要做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我们要做好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包括数据的收集、清洗,这样才能加速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问:传统模式是对确定性网络的部署上线,而人工智能是从小学生学习,形成闭环不断成长的过程,其带来的冲击是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需要改变,您怎么看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又如何在万亿级的网络上快速推动新的模式的部署和闭环?

  任总:对于整个GTS,有一个系统性的假设性的规划,业务变化这么快,这个规划实际上就是“鬼话”,因为你每年都得人工修正,因为你不知道5年之后真正实施这个东西是啥样子,但我们总得有一个系统化的全网的规划,刚才说了规划就是“鬼话”,没有假设咋动手呢。但我认为人工智能不一定要选择最难的骨头来啃,你们可以选择简单的那块骨头先啃,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对于GTS,最容易的还是可以用得上的。但如果你去社会上销售,这个半成品是没有用的,我们公司却可以用你的半成品,这样你们就得到了及时的信心鼓舞。任何一次成功,大家自己凑钱吃顿饭,自己拿萝卜给自己刻一个奖章,自己在墙上贴个小红花,集到多个红花到公司换个大牌牌。这个牌牌是有用的,将来我们用大数据扫描看哪个人的牌牌多,先拿来研究一下看这个人能不能提拔。赶快拿来看一看,一看这小子应该破格提拔,干脆当元帅算了,别当巴顿了。现在大家都是高文化素质的,若他被否认了,能够第二轮上来的机会还有多少啊,少啊。我们以后都是这样的一个管理原则:成功,则贴大牌牌;失败,也拿萝卜做个牌牌,探索本身就没有失败这个问题,因为你们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你怎么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呢?你想想,我小时候外婆给我说地球是方的,一个乌龟驮着的,连我小时候都认为地球是方的,因为外婆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说,你走啊走到边边上的时候,咚,就落下万丈深渊去了。科学本来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就不可能没有错,走了一条路发觉此路不通,但是还有“小鬼”、“王八”不相信此路不通,一百年或两百年以后有人沿着这条破路往前走半步,通了。我问一句话,把水烧开了能消毒的原理谁不懂?其实它就是一张纸。但是一千多年前,人类就不知道高温能杀死细菌,是巴斯德在研究啤酒的过程中发现高温能杀死细菌,从此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包括空气动力、飞机发动机,那些理论上的方程、算法其实就是一张纸。人类社会走过这么曲曲弯弯的道路,我们今天已经开始摸到真理的脚了,不要总认为我们做这个事情是失败了,什么叫成功失败?你走了此路发觉不通,你告诉你的同志这条路走不通咱们换条路走,那也是成功。在这些所谓的失败过程中,也培养你极大的经验。就比如,当年IP战胜了ATM,增加了路由便利性、牺牲了时延,今天AR/VR碰到时延问题,ATM类的技术又要起作用了。在人类长河中对未知的探索没有失败这个词,这样你们心头就踏实了。我们的信心鼓舞起来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半成品我们也可以用,不要老是认为我们又失败,我们有些人认为有失败所以就跑了,可惜了,我们培养了你这么长时间。换一个岗位照样能打胜仗。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要用简单的、黑白分明的评价方式,这样的方式不行,我这是指你们研究类项目,不是指确定性项目。

  问:供应链领域的合作,我们不是供应链业务的专家。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任总:你若不清楚供应链,又要去做供应链的人工智能,那你当然不知道怎么做。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供应链的专家找梁华推荐,你找点人来组成混合团队就知道了。单纯由水泥修个房子是很脆弱的,风都能吹得倒,水泥里加点沙子加点石头就很坚硬,你要搞混凝土工程。即便目标宏大也从先易后难开始启动。



关键词:华为人工智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