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一篇文章告诉你 小米如何玩转“人工智能”

一篇文章告诉你 小米如何玩转“人工智能”

作者: 时间:2016-10-10 来源:雷锋网 收藏
编者按:某些公司转型后恨不得把“人工智能”四个字贴在脑门上的,好赶上这阵风,相对来说小米依靠于miui还是比较靠谱。

  黄江吉说: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10/311064.htm

进入这个领域,客服了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传统设备智能化,首先应该具备联网控制能力。将Wi-Fi模块的成本从60元左右,降到了10元左右;另一个是联网的方式不够智能。在自己的生态圈内,实现了设备插电之后,自动会询问是否添加到家庭智能网络中(米家应用)。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两部手机,但是家里的智能设备产品加起来可能有十几个、二十几个。现在小米智能设备出货量超过3700万,未来这个数字会远远大于手机。”黄江吉认为,正是因为手机和智能设备被用户活跃地使用,才产生了真正的高质量大数据。

  “我们全线的产品或业务的大数据,全部汇总到一个数据工厂,每天的数据量高达200TB。”黄江吉说,“数据的存储成本很高,如果你存了大量的数据,但不能够发挥价值的话,还不如不存。我们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挖掘,让它可以反过来训练我们的算法,训练各种各样的产品,让它们做到真正智能化。”

  小米的“用户画像”



  拥有海量的数据之后,我们意识到必须以人为核心,所以花了两年时间去建立用户画像。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用户画像,在小米,我们对用户画像的定义其实就是围绕这个用户,不管他是在使用手机,或者在看电视,或者在家庭使用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如何可以充分的把这个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变成用户画像的特征。

  “只有当你比用户更了解他的需求,才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智能服务。”黄江吉举了一个小米阅读的例子,他说如果用户经常使用小米阅读,代表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这样的特征属于粗颗粒度的,非常表象,很难通过这样的特征达到用户的期待。小米需要知道用户喜欢哪类书、哪类作者,喜欢在什么时候阅读,移动中,还是排队这样的碎片时间,只有达到这样的用户画像颗粒度,才能提供超越期待的内容推荐智能度。



  黄江吉透露,小米的用户画像数据已经包含了大概1000个用户特征。小米还发现,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数据,还可以用来有效打击黄牛。大概半年前,小米的工程师试验了一把,通过足够的用户特征判断用户的真实性。黄牛则会利用一两个“漏洞”,让机器以为他是真实用户。黄江吉说,你防止不了黄牛在某一些特征里作弊,但你会发现黄牛很难在30个甚至100个特征里同时作弊,因为这样的“作案”成本太高了。“当我们使用了1000个特征之后,我们发现已经可以把黄牛打到下风了。”根据PPT数据,黄牛从超过20%降低到10%以内(上图右上角)。



  “除了对用户越来越了解,我们还要对内容越来越了解,小米把所有内容资源都放到内容池里面,对内容进行整理和特征提取,最后结合用户画像,进行全方位的内容推荐。”黄江吉说。

是新的拐点



  黄江吉说,过去6年,小米很有幸零距离地看见了几个技术和产品的拐点和爆发:从一开始的移动互联网爆发,带动了几乎所有用户使用了他们第一部智能手机;再到两三年前的IOT爆发;直到现在的。“我觉得这几个爆发和拐点,真的是我们整个行业的幸运。”

  “尽管经历这么多技术拐点,但是小米的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依然是如何把用户真的需要的产品和里面的功能做得越来越好用。我们希望把这些最前沿的技术和功能带入到千家万户,而不只是高大上的用户可以用到。”

  我们希望跟行业里面的科学家、学术专家,还有工业界的合作伙伴一起,看看在我们这一代里面,是不是可以落地,把人工智能带入到家庭的每个角落,让它无处不在。我在客厅里面不用摇控器就可以控制电视,可以直接告诉我的智能音响现在要去哪,然后它自动下单……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在我没有说时候,它会自动的预见,做推荐,或者其他智能服务。如果能做到,人工智能才真的做到了日常生活中。

  “我担心的不是奇点(Singularity),不是人工智能如何统治这个世界。我担心的是,如何在我们这一代,工业届和科学界一起,利用我们的技术把人工智能带到我们的生活。”黄江吉最后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小米人工智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