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业界动态> 华为手机份额被超越 智能手表业务会怎样?

华为手机份额被超越 智能手表业务会怎样?

作者: 时间:2017-02-09 来源:速途网 收藏
编者按:智能手表的革命,在于何时能够开发出区别于智能手机的功能。如今智能手表依然是手机的附属产品,几乎所有功能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这是智能手表难以发展的核心原因。

  危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2/343743.htm

始终是一家危机感很强的企业。在危机来临之前,有着敏锐嗅觉的任正非就能预感到危机的源头所在。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称:“正在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教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这几句话如果拆开分析,几乎能应用于华为的全部产品线,由于篇幅有限,故只分析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业务线的部分:

  首先,可穿戴设备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无人区。从2011年“可穿戴智能硬件”的概念被提出、落地,迄今已6年有余,但全球市场上尚未出现任一款划时代产品;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Apple Watch,也依然难以被称作成熟。

  其次,不论是手机、基站亦或是日前被疯炒的石墨烯技术,华为每一代产品的技术更新,都是基于元器件技术的提升,如扩充内存、增加像素等。言外之意是,华为(或者说绝大多数厂商)不具备定义产品的能力。即模仿iPhone容易,但定义、设计出iPhone的却只有乔布斯一人。

  曾经有个关于华为的段子。华为手机在向高端市场转型时,领军人余大嘴对设计、美感全然没有概念,于是就去请教任正非;行伍出身的任正非在沉思良久后告诉余承东:“那你就去爱马仕的店去看吧。”这个余承东亲口讲述的故事,完整的折射出了华为人在产品与设计上的迟钝。

  手机与通信设备领域的繁荣遮盖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成熟的手机市场与通信领域不会发生,因为在华为面前还有苹果、三星、爱立信、高通等公司能够追逐、借鉴;但在没有出现“标答”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华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对于华为来说,并不擅长。

  这些症结是任正非自己点出的,而其解决方法,也许就在HUAWEI WATCH第二代产品上。

 未来

  据可靠消息,HUAWEI WATCH 2将于下个月召开的MWC2017上发布。虽然配置与功能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HUAWEI WATCH 2将继续走自己的高端路线;至于低价位区间,或将交给身后的荣耀手表或手环。

  这也是华为在手机市场的布局模式。在该模式的推动下,华为于2015年超越小米,成为国内手机厂商霸主——主打性价比的小米先发制人、血洗市场;走精品路线的华为后来居上,颠覆霸主地位。如今,故事的前半段依然出奇的相似;至于后半段能否重演,则要看华为在“无人区”能否找到正确的方向。

  One more thing

  文章已经结束,最后再列举一些笔者对未来可穿戴设备领域发展的几点预测。

  智能手环只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过渡产品,未来将成为主流。原因有二:收集的用户数据的价值,远不及;计步等手环功能将被手机替代

的革命,在于何时能够开发出区别于智能手机的功能。如今智能手表依然是手机的附属产品,几乎所有功能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这是智能手表难以发展的核心原因。

  小米和华为在智能手表市场上终有一战。从华米手表的发布,能看出小米正在向智能手表倾斜。

  从售价79的小米手环,到如今799的华米手表,小米可穿戴设备的价格一直呈上扬趋势。除了由于小米手环一代价格已接近底线外,避免“屌丝”标签重现在可穿戴设备上,也是原因之一。

  360等可穿戴设备品牌,虽然面向儿童的用户定位与小米、华为截然不同,但当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与模式趋近成熟时,这些品牌一定也会进军商务领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华为智能手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