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产业链上的权力游戏:手机厂商与供应商间的利益博弈

产业链上的权力游戏:手机厂商与供应商间的利益博弈

作者: 时间:2017-05-09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收藏
编者按:华为闪存门事件发酵至此,华为是否“冤屈”依然众说纷纭。但其中却暴露出当前智能手机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巨头都是被虐大的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5/358912.htm

  有时困境也是机遇。

  无独有偶,3年前苹果的一次遭遇几乎与此劫如出一辙,深陷所谓“内存门”,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遭到消费者拷问。

  但正是此次事件之后,招致市场打击的苹果下定决心均衡布局产业链,投入大量资本优化自身的产业链,最终在2016年摆脱了三星在供货源的垄断,转而与东芝和SK海力士合作。

  最近,苹果又开始对供应商频繁“动刀”,先是弃用了英国芯片设计公司Imagination的技术处理图形,又表示已经自主设计了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还抛弃了包括友达在内的三家台湾供应商。另有消息称,苹果想收购目前正卖身渡劫的东芝闪存,还想自己掌握闪存技术……这一系列消息传出后,苹果相关领域的供应商股价纷纷大跌。这里头最强烈的信号,就是苹果不遗余力加强自身在供应链及核心技术上的话语权。

  实际上,就连三星自身,也经历了长期的供应链能力的痛苦升级,并付出了巨大代价。

  资料显示,三星为了增强产能,减少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能,在半导体领域进行了疯狂的投入,超常规升级制程工艺和设备,每次升级都耗资数十亿美元。而未来DRAM内存从12寸晶圆向18寸晶圆升级,三星采用的新技术需耗资100亿美元。

  正是凭着这样一副破釜沉舟的姿态,三星最终击退了日系厂商,成功独揽了定价权。

  目前整个UFS闪存产业链中,只有三星、东芝在技术上相对成熟,而以三星UFS闪存的产能最大,却基本不多出货给国内厂商,其元器件收入也成为了集团的最主要利润来源。

  产业链上的权力游戏

  虽然有着苹果和三星的前车之鉴,但面临更大的挑战:半导体领域存在着界限分明的国际封锁。苹果和三星走的路,无法简单复制。

  苹果之所以能够和三星签下超级大单,在于有苹果的高销量和高品牌议价做背书,保障其能够一次性买断三星屏幕的大量产能。而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众国产手机,目前还没有这么丰厚的利润和强悍的能力,只能被动的去争夺剩余的一小部分产能,且可能面临着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三星提出的更高的拿货价。

  华为已逐渐看到,在整个产业链中,决定企业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必须在产业链找到突破口,加强自主研发能力。

  因此,华为自主研发出麒麟芯片,CPU上从此掌握主动权,这是华为提升自身品牌地位和话语权的一次重要转折。

  华为还和徕卡合作研发摄像头,在光学方面摆脱日本企业的控制,这也是一个重要突破。

  面对OLED市场的迫切需求和市场话语权的严重缺失,华为、、vivo三家最大的国产手机品牌计划组建OLED产业联盟,联手力推国产化。这也是华为积极在行动。

  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华为要形成多厂商的供货能力,不为一家或几家企业所控制,就必须立足全球化的科学供应链管理,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要通过收购与整合来构建自身的壁垒。

  例如三星,就是垂直产业链多元化经营策略,对于芯片、内存、电池、屏幕面板等手机研发制造的关键元器件都有完善的布局,因此虽然去年三星发生了Note7爆炸事件,三星的面板、芯片、半导体等上游零部件业务依然成为三星电子的多个盈利支柱,三星整体的市场份额依然占据优势。

  苹果在硬件策略上,有向三星靠拢的意思。目前正在布局的对全面供应链的掌控,包括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零部件,而非寻求外部供应商。自主研发之外,苹果还通过直接的收购让产品和技术完全为己所用。一旦苹果掌握了硬件开发各领域的核心技术,就可以慢慢踢开部分供应商,开始做垂直产业链的整合。那时,苹果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话语权和议价权。

  对于华为来说,三星和苹果的经验都可用作很好的借鉴,虽然消费电子领域瞬息万变,偶发事件频出,但说到底,信息制造企业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与产业链的联动能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华为OPPO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