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设计应用> 频谱仪多种内核通信机制的方案设计

频谱仪多种内核通信机制的方案设计

作者: 时间:2012-04-12 来源:网络 收藏
过计算后,通过SPI接口的片选NPCS来选择中频板FPGA或源扫板FPGA来下发参数。

  由于中频板FPGA和源扫板FPGA的功能各异,接收的参数也不尽相同,所以制定了不同的数据帧格式及发送规则。ARM向中频板FPGA每帧数据传送16位,传输频率为0.36 MHz。发送顺序为:路由码1、数据帧1、路由码2、数据帧2、结束码。ARM向源扫板FPGA每帧数据传送16位,传输频率为0.36 MHz。发送参数前都要先发送一个存储这个参数的虚拟地址,然后发送参数,顺序为:虚拟地址1、参数1、虚拟地址2、参数2、结束码。

3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简介

  一套完整设备的软件系统开发可分为:应用程序、库、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Linux软件系统的层次关系如图4所示。驱动程序的作用存于连接软、硬件,即内核通过驱动程序来完成对硬件设备的操作。在Linux系统中,应用程序运行于“用户空间”,并不能直接操作硬件,这可以避免应用程序的错误使得整个系统崩溃。而驱动程序运行于“内核空间”,它是系统信任的一部分。所以应用程序要对硬件操作,就要首先使用库提供的系统调用来进入内核。内核匹配后,调用相应的驱动程序函数,从而完成对硬件的操作。

d.jpg



关键词:频谱仪内核通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