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设计应用> RFID接收器的驱动程序撰写

RFID接收器的驱动程序撰写

作者: 时间:2011-04-22 来源:网络 收藏
目前市面上以使用条形码,将物品的相关信息多记录在条形码上,而再以扫描仪扫瞄条形码取得信息,而RFID只需在一定范围内感应,并可一次读取大量讯息。射频识别系统(RFID)最早在1948年即被提出,利用无线电波传送识别数据,达到身分识别的目的。无须接触即可自动读取及收集资料的一种科技,乃属于自动资料搜集(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ADC)技术之一种,可无线读取卷标信息。传输频率分为低频(LF:125~134KHz),高频(HF:13.56MHz),超高频 (UHF: 400~ 1000MHz),微波(Microwave; 1GHz以上),其中以超高频之技术较先进且其稳定度与应用效果较佳。

于本文将介绍如何以MCU简单的设计一个RFID的接收器,所使用的是为高频(13.56 MHz)的频域,于本文中的程序模块是采用Holtek MCU HT49R50A-1的汇编语言来撰写,希望透过程序模块的分享以达到共同讨论的目的。

RFID的特性

(一) 数据的读写(Read Write)机能:只要通过RFID Reader即可不需接触,直接读取讯息至数据库内,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标签,并可以将物流处理的状态写入标签,供下一阶段物流处理的读取判断之用。
(二) 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之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 TAG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型态发展,以应用在不同产品。
(三) 耐环境性:纸张一受到脏污就会看不到,但RFID对水、油和药品等物质却有强力的抗污性。RFID在黑暗或脏污的环境之中,也可以读取数据。
(四) 可重复使用:由于RFID为电子数据,可以反复被覆写,因此可以回收标签重复使用。如被动式RFID,不需要电池就可以使用,没有维护保养的需要。
(五) 穿透性:RFID若被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包覆的话,也可以进行穿透性通讯。不过如果是铁质金属的话,就无法进行通讯。
(六) 数据的记忆容量大:数据容量会随着记忆规格的发展而扩大,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愈来愈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增加,对此RFID不会受到限制。

RFID所使用的频率介绍

为避免各国无线电频率使用标准不一,造成使用上的混乱与困扰,国际上大多遵守国际电信联合会(ITU)的规范。目前RFID使用的频率有6种,分别为135KHz以下、13.56MHz、433.92MHz、860M~930MHz(即UHF)、2.45GHz以及5.8GHz,其各有特色和缺陷。135KHz以下传输距离短约10公分左右,通讯速度慢。此频段在绝大多数的国家属于开放,不涉及法规开放和执照申请的问题,因此使用最广,主要使用在宠物、门禁管制和防盗追踪。 13.56MHz薄化的效果最佳传输距离为1公尺以下,代表性应用为会员卡、识别证、飞机机票和建筑物出入管理,通讯距离10公分左右的近距离非接触式IC卡发展快速。


RFID系统的基本架构

RFID的基本组成组件及其主要的功能为:
•读取器:负责读/写电子卷标上的数据。
• 电子卷标/卡(Transponder; Tag):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结构如图1所示,如表1所示主要负责除存被识别物的相关资料,如品号,品名,规格等等,可以藉由读取器来侦测,另外于表2所示则为频率与Tag的关系及被使用的特性。
•计算机:负责系统平台的操作,将RFID的读取器与计算机系统集成就可以侦测到物品的移动状况和信息。

图1 Tag的基本结构

等级(Class)
内存
电源
特性
应用领域
Class 0
被动式的感应偶合
1位的Tag
EAS商品防窃
Class 1
只读式
被动式的感应偶合
只能写入一次
EPC识别码
Class 2
读/写式
被动式的感应偶合
可编密码
EPC识别码
Class 3
读/写式
半被动式内建有电源
接收能量才读写
环境感应型
Class 4
读/写式
主动式内建有电源
多任务Tag读写
智能型
Class 5
读/写式
主动式内建有电源
具有上述的综合
远距无线网络

表1 Tag的等级分类表


频率
低频(LF 125 KHz)
高频
(HF; 13.56 MHz)
超高频(UHF; 860-930 MHz)
微波(2.45- 5.8 MHz)
性统型态
被动式
14443
15693
被动式
主动式
被动式
主动式
读取距离
0.5m
0.5m
1.5m
3-10m
>10m
3-10m
>10m
内存bytes
64-1k
8k-128k
256k-512k
64k-512k
-
16k-64k
-
传输功率
72dBμA/m
42dBμA/m
10mW-4W
4W(USA),0.5W
读取方法
感应线圈
感应线圈
电容式电场效应
电容式电场效应
读取速度
慢 ←→ 快
环境适应性
佳 ←→ 差
尺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