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设计应用> LED TV/照明应用大不同 封装技术各展所长

LED TV/照明应用大不同 封装技术各展所长

作者: 时间:2011-07-16 来源:网络 收藏

由于采用发光二极体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强调薄型、平价及多功能,因此对封装的要求为更薄与更低成本;而因应多元化照明应用所需,则诉求能达到更亮、更高演色性及更高色度集中性的封装,预期塑胶晶粒承载(PLCC)、COB(Chip On Board)两大技术将各擅胜场。

威力盟电子显示研发处处长杨光能表示,每千瓦流明的单价为是否普及的重大关键。
威力盟电子显示研发处处长杨光能表示,LED于26寸以下显示器背光源市场渗透率已逼近100%,相较于2010年,2011年LED背光源更标榜薄型、平价化与多功能特性,因此趋势朝更薄型化,厚度仅2毫米,以及主流亮度要求每瓦90流明以上,高阶产品甚至高达每瓦100流明,且更低成本,每千流明低于4美元以下,并支援触控、三维(3D)与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功能。考量价格为终端消费者采购的指标,未来侧光式背光源仍为市场主力,高阶机种则采用直下式。

有别于LED,应用于照明领域的技术除要求更高亮度之外,更突显高演色性、高色度集中性及低价格优势,杨光能指出,主流亮度为每瓦100流明,高阶产品达每瓦110流明,冷光与暖光LED演色性分别诉求75和80,生产成本须低于每千流明3.5美元;且达到更高色度集中性。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PLCC封装技术兼顾COB诸多优势,不过杨光能分析,相较于PLCC适用于在尺寸与亮度有特殊要求的应用,COB则在面光源领域较具优势,且光学设计容易、低组装成本,加上无重影特性,因此未来两大封装技术在市场将各有拥护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