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设计应用> 基于复合耦合技术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基于复合耦合技术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7-31 来源:网络 收藏
分析

  根据接口电路的电压转移函数,对双口网络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在此,重点分析在不同低压电力线阻抗条件下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即该接口电路的频率特性。频率特性是*价该接口电路耦合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仿真显示,当电力线电阻为2、10、20、50、70、100Ω时,幅频特性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对50Hz/220V强电的相对抑制力(dB)=


表1不同电力线阻抗及不同中心频率下的输出幅度(Uop/V)输入信号幅度=1V。


表2不同电力线阻抗的上、下限截止频率及通频带。

  从表1和表2的分析结果可见:电力线阻抗越大,接口电路的通频带就越宽,对信号的耦合性能也就越好,但选择性差;反之,电力线阻抗越小,接口电路的通频带越窄,对信号的耦合性能就越差,但选择性好。经统计分析知,低压电力线的统计阻抗一般在5~15Ω之间[2]。因此,ST7538芯片所使用的60~132.5kHz的载波信号均在通频带(衰减小于3dB)范围内。也就是说,以82.05kHz作为低压电力线通信接口电路的中心频率是合理的。用芯片ST7538其他载波频率来收、发信号,也可用此接口电路。此接口电路有如下特性:①满足载波发射高阻抗的要求,提高了载波的加载效率;②在满足信号的耦合性能的同时,还兼顾对频率选择性的要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在电路的具体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通过调节电感磁来调节电感量,使通频带达到最佳。在基于芯片ST7538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中,选用82.05kHz作为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中心频率,设负载阻抗为5~15Ω。试验结果表明,能准确地实现点控、群控灯组(实现数据通信);能实现语音信号(信号中心频率1kHz,频率范围0.02~10kHz)的传输(实现模拟通信);能实现对正弦波形信号(频率范围0.01~100kHz)的传输(实现模拟通信)。

  4结语

  基于“电磁耦合”与“阻容耦合”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接口电路”的数学模型,由此设计了基于ST7538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接口电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接口电路既有较高的载波信号加载效率,较好的幅频特性,又能完全地隔离电力网50Hz的工频信号,且接口电路的通用性强,故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

熔断器相关文章:熔断器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