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大尺寸LCD TV迈向高画质之技术探析

大尺寸LCD TV迈向高画质之技术探析

作者: 时间:2012-11-15 来源:网络 收藏


色饱和度(Color Gamut)

色饱和度(也称:色域范畴)也是最佳、次之、居尾的情形,不过此方面已有大幅改善的可能,过去TV多使用CCFL背光技术,碍於CCFL的发光特性使的色饱和度无法更佳,然而在LED背光技术提出后,色饱和度不仅超越CCFL,甚至可以超越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色域范畴,即是超过100%的色饱和度,而的色饱和度一般约在71%。

当然,LED背光目前仍有许多因素有待克服,如散热、用电、亮度特性整齐度等,然在此不多作讨论。

残影(Ghost Shadow)

残影(也称「鬼影」)是LCD独有的问题,等并无此问题,对此业者必须用技术方式来抑制残影问题。

以CCFL背光型LCD来说,其抑制残影的方式是从显示控制中著手,即是在每一个视框(Frame)画面转换前加插一张全黑的画面,然后再替换成新一张的视框画面,以此来抑制残影。

至於更先进尝试的LED背光型LCD,由於背光的亮度控制多採行脉宽调变法(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来调节,如此要实现相同的「加插一张全黑画面」就变的比较容易,可直接在背光亮度的PWM调变中进行,不需要像CCFL般从显示控制中处理。

寿命

在许多印表机测试是将「列印速度」也归列在「列印品质」的范畴内,倘若列印出来的画质结果相当细腻优美,但每列印一张都要等上5分钟,那么也是会在「列印品质」上打折扣。

同理,LCD的使用寿命也当以显示品质的角度来权衡,这也是今日许多人仍对电浆电视抱持犹豫的原因之一,就使用寿命而言,CRT最长、LCD次之、PDP最末。

关於CRT的长寿耐用特性已不需赘述,在此仅就LCD与PDP进行讨论,就一般而论,LCD的寿命为6万小时,PDP则为3万小时,不过两者都还有些细节要考虑,LCD随著使用时间增长,体质较弱的液晶(或製程、长期驱控特性等因素)会开始难以精确扭转,甚至不再受控,此时就会產生所谓的坏点(dot defect),影响显示观赏时的美观度。同样的,PDP随著使用时间的增长,其亮度也会逐渐减弱,一样使显示品质打折扣。

除此之外,LCD的部分还必须考虑背光问题,一般来说CCFL光管的寿命约在10,000小时,而LED背光若能搭配感应调整技术则多能用上25,000小时,然而两者都低於PDP的30,000小时,换句话说,LCD的显示寿命也受限於背光寿命。

所幸的是,背光部分可以再行更换,以此来延续LCD TV的使用寿命,然而目前有推出LCD TV的家电业者是否有配套提供中期换替服务,则有待更进一步确认。

当然!也有人认为数位平面电视的发展尚未至全面成熟,包括数位视讯节目的格式标準、数位视讯端子等都还在持续演进中,如此无论LCD TV或PDP TV都有可能尚未使用到寿限,就得面临新规范标準时的汰换。

附注:坏点还可区分成「暗点」与「亮点」,即是「最暗」或「最亮」状态的像素坏损,然而「暗点」在显示上的碍眼、突兀程度低于「亮点」,亦即亮点对显示品质的损伤较大,一般业者在销售时只标榜「亮点」数的控制,如完全无亮点,或仅有3处亮点(A级),而少去提「暗点」问题。

结论

以上我们所谈论的LCD显示品质要项,大体是针对指标性的主项来论,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细项要求,例如色温(Color Temperature)、Mura(来自日本语,而今已惯用成俗)、Gamma Curve(伽玛曲线)、Crosstalk等,这些细项有些并不在產品型录上揭露,只有在研发验证与生產测试时,透过量测仪器才能够得知,或肉眼虽可细辨其箇中差异,但也无法具体量化表述。

LCD显示屏相关文章:lcd显示屏原理


lcd相关文章:lcd原理


关键词:LCDCRTPDPOLE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