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液晶显示器偏光膜的基本原理

液晶显示器偏光膜的基本原理

作者: 时间:2012-11-01 来源:网络 收藏


另外、在外观特性上,配合LCD画素的提高,的表面必须是平滑且高精细化;若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之下长时间使用,也必须维持偏旋光性能,且所用的黏着剂其安定性也是要求的要点之一。通常在的制造过程中,都是在无尘室进行:

1.由于的素材为PVA及TAC,所以其上不可有异物及未溶的树脂。
2.在偏光膜的贴合过程中,不可在涂胶、贴合及加工时有任何异物混入。
3.保护膜或离型膜等材料不可有任何缺陷。
4.在成品的表面及切断面,或包装袋上不可有任何异物附着混入。
若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无法做出高解析、大尺寸、高精细化的偏光膜。

LCD用偏光膜的发展

(1) 碘系偏光膜
PVA及碘所构成的偏光膜长久以来都在LCD的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今材料与延伸技术不断改良下偏光度及透过率都相当接近理论值(偏光度100%;透过率50%)。

(2) 耐久性偏光膜
使用染料配方让偏光膜具有耐高温高湿、耐光等特性,大多使用在车、船舶或飞机用的LCD上。但偏光率不及碘系且价格昂贵是其缺点。现今发展是藉由PVA的延伸配向及开发在可见光区有均匀吸收的高偏旋光性能染料分子,其偏旋光性能已可与碘系偏光膜相当,唯价格方面仍比碘系偏光膜高。

(3) 光学补偿膜
随着LCD产品技术愈来愈进步,故针对偏光膜之着色、视角、漏光等等要求相对提高,因此需要各种光学补偿膜去做补偿。例如(STN-LCD)因液晶分子之扭转超过90度造成使用直线偏光之偏光膜会有着色现象出现,其解决方法为加上一片位相差膜。

表面处理

表面加工处理可增加偏光膜的光学及机械性能。现今为了满足LCD多样化的要求,具有复合功能的偏光膜已在市场上销售。

1. 抗反射(AR)处理
当光经过偏光膜的表面时,会有5%左右的反射损失,由于光度的损失及反射光将造成LCD辨识度的降低。改善的方法是在偏光膜的表面蒸镀上一层金属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降低反射值,将反射率降至1%以下。

(2) 抗眩(AG)处理
为了避免光线被过度集中,将偏光膜的表面加工做成凹凸状,将光线均匀地分散,可达到防眩的效果。
有经AG处理,其表面可达铅笔3H硬度较耐刮,另雾度高可适用于大尺寸产品(大于12.1”),主要是因LCD之背光源强的关系。另外随着LCD之分辨率要求增加如UXGA级(1600 x 1200)对AG要求更细致化处理,目前偏光板制造商亦开始注意到此方面,相信最近会有对应产品供市场评估

led显示器相关文章:led显示器原理


全息投影相关文章:全息投影原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