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设计应用> RFID技术在军队涉密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军队涉密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11-03-06 来源:网络 收藏

1.1 RFID简介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1.组成

RFID系统由读写器、天线、标签及应用软件组成。

2.载波频段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的不同,选取不同载波频段。.5 通常情况下,RFID载波频率基本上有3个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常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与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860MHz~930MHz、2.45GHz等。

1.2 技术优势

RFID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领域之前,条形码技术承担着物品识别的主要社会职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商品、物流领域。但条形码技术的缺陷及RFID技术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生产、设备、物流、人员、动物、防伪,定位等领域),使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其取代条形码技术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从目的上讲,具有相似之处,皆为快速准确地确认追踪目标对象,主要之区别如下:

第一,RFID技术可以识别单个且非常具体之对象(有个体特征的对象),条形码技术只能识别一类物体。即RFID技术可实现“同类差异化识别”;

第二,RFID技术具备识别“视线外对象”的能力,条形码技术只能识别“视线内”的对象;

第三,RFID技术具备同时识别多个对象,条形码技术一次只能识别一个对象;

第四,RFID技术之电子标签,具有重复使用的功能,条形码只能使用一次;

二、涉密物品安全管理

RFID技术在军队涉密中的应用应充分体现两点:一、出安全预防;二安全追溯。

2.1 应用对象

涉密电脑(笔记本)、涉密硬盘、通信器材、保密装备、U盘、纸制保密资料(文件)。

2.2确定需求

涉密物品或装备,涉及国家安全,对其实行可靠的安全管理是防止机密外泄的重要的保障。将RFID技术应用于涉密物品或装备的安全管理,是为因为RFID技术固有的技术优势:1.自动识别;2.视线外识别。RFID技术的这两项特点,恰恰可以解决安全管理中的两大难题:1.没发现(看见)就没不能阻止;2.人工管理差错(遗漏)难免。

当RFID技术与每件安全对象(电脑、通信器材等)建立捆绑关系后,一个具备自动识别、自动追踪、自动报警、历史追朔、快速巡查功能的针对保密物品的安全管理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2.3实现功能

当RFID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建立起来后,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自动识别

1)夹带在衣服、包裹、车辆内的保密物品,经过出入口时自动发现;

2)对于发现的物品,系统自动判断是否报警;

2.自动追踪

1)保密物品离开保密室或办公室后,自动追踪移动路线;

2)对于保密物品所经过的主要通道(如保密室、办公楼出入口、走廊等),系统自动记忆经过的时间;

3.自动报警

1)对于允许(或有批准手续)携带的保密品系统不发出报警通知,只存储通行记录,以备历史追朔;

2)对于未经允许的保密物品,系统发出报警或通知;

4.历史追朔

保密物品的保管人、领用人、借用人均与系统绑定,异常发生后,系统自动生成涉密人员及物品通行记录。

5.快速巡查

对于保密级别高的保密物品、保密室,可进行快速巡检。实现技术防范和人工防范的有机结合。

1)系统可瞬间提示保密物品是否移动、是否损坏及移动信息;

2)对于一个存放100件保密物品的保密室,可在10秒内提供巡查报告;

2.4解决方案

2.4.1系统设计


1.标签安装或固定在保密物品上(电脑(笔记本)、涉密硬盘、通信器材、U盘等)。

2.保密室、办公室、走廊、办公楼出入口、院区要道、大门出入口等必经之地,安装远距离识别器。

3.根据管理制度的设定,管理人员携带移动型识别器(小型显示屏)定期或不定期对涉密物品进行快速巡查。

4.安装必要的报警设备和设置合适的报警通知方式。

5.开发应用软件:涉密物品安全管理系统。

三、软硬件

RFID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中间件(软件)、应用管理软件组成。

3.1硬件

3.1.1概述


RFID系统的硬件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根据第二章节论述的涉密物品安全管理的需求,系统应该选择远距离的读写器和适应各种设备上安装的电子标签。如对于U盘类物品,需要设计精小且坚固的电子标签。

根据涉密物品安全管理的特点,系统应选择识别距离远、一次识别多个目标、识别可靠性高、能穿投包裹或车辆的读写器。因此,在系统中使用能读写有源标签的一体化(读写器天线一体)读写器是最安全选择。

电子标签根据装备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多种不同要求和形状的异型标签。标签能适应长距离、高温、低温、耐撞击、耐腐蚀、长时间使用的要求。

3.1.2固定式读写器

3.1.2.1设备参数


工作频段:920—925MHz

产品尺寸:250X250X60MM

工作电压:DC—9V±0.5V

最大功率:5W

极化方式:7dbi圆极化

工作温度:-35℃~+65℃

存储温度:-45℃~+85℃

数据接口:RS232、RS485、韦根26 或34数据接口;预留外界触发信号接入端口。

工作模式:触发及定时可选

读取距离:配和有源标签使用,可靠距离不小于15M

包装重量:2.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