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设计应用> 基于PD雷达的多假目标压制干扰产生及仿真

基于PD雷达的多假目标压制干扰产生及仿真

作者: 时间:2014-01-17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58435.htm

作为一种重要的欺骗干扰样式,当假目标数目较多时,干扰将布满整个脉冲重复周期,真实目标信号淹没在数量众多的中,达到多假目标压制干扰的效果。文中通过对雷达信号处理的建模,构成了基本的雷达回波信号处理系统,并分析了一般假目标的产生方式,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多假目标压制干扰的效果。


在电子对抗中,多是一种有效的电子攻击手段,它是通过发射或投放假目标信息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以隐蔽真实数据的电子干扰。多假目标的干扰效果是使电子设备无法从众多假目标背景中识别真实目标,甚至可能使数据处理系统过载或饱和。

假目标干扰是通过产生与真实目标相似的回波来增加敌方雷达发现、跟踪真实目标的难度。在一般的假目标干扰中,由于所产生的干扰位置相对固定,干扰较容易被识别和处理。而多假目标干扰是通过非固定时延来产生距离相对随机且数量繁多的假目标信号,从而具有更好的干扰效果。多假目标干扰在现代电子战中应用日益广泛,当假目标数目很多时,干扰将布满整个重复周期,雷达将无法有效辨别区分真实目标信号和假目标干扰信号,从而造成大量的虚警或漏报,以达到干扰敌方的效果。

1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仿真

文中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图1给出了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仿真流程图。



仿真实例中,分别采用脉宽为10μs,带宽为2 MHz的信号及13位巴克码信号为输入信号进行雷达回波信号仿真,假设某脉冲多普勒雷达脉冲重复频率Tr=16 kHz,多普勒频率为fd=7 kHz,目标位置为tmobj=20μs.叠加了带宽与信号带宽相同的有色噪声。图2为信号的信号回波波形,以及脉压处理后的结果。



图2所示为产生的理想回波信号时域波形图,其中有16个脉冲重复周期,并且展示了对单个周期理想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后的结果。

2多假目标压制干扰产生及仿真

2.1假目标的产生

文中主要采用距离欺骗假目标及速度欺骗假目标,下面以信号为例,介绍这两种假目标的产生。

产生距离欺骗假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干扰机将截获到的雷达射频线性调频信号,经过一个时间延迟△t后发射回去。这种方式每复制一次雷达信号,就可以产生一个距离假目标。产生速度欺骗假目标基本原理是:根据接收到的雷达信号,同时转发与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fd不同的若干个干扰信号频移,使雷达难以检测fd并且造成其检测跟踪的错误。

以图2中的线性调频信号为例,雷达发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脉宽10μs,回波信号中真实目标的位置为tmobj=20μs.真实目标为动目标,其多普勒频率为fd=7 000 Hz,雷达回波信号叠加了带宽与信号带宽相同的有色噪声,共有16个脉冲重复周期,脉冲重复频率Tr=16 kHz,下面产生少量假目标,来验证仿真结果是否符合理论推导。

选定假目标的延迟时间间隔为5μs,产生3个等间隔延时的假目标,即其位置分别为25μs,30μs,35μs并且设定其为静止目标,即fdj=0,将假目标干扰信号与真实目标回波信号叠加。



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到,如图3在距离维,假目标干扰信号的位置依次比真实目标延迟5μs,10μs,15μs,符合一开始给定的延迟时间间隔。由图3所示,3个假目标的多普勒频率均为0,即假目标为静止目标。从仿真看出,产生的假目标干扰信号与真实目标回波信号,得到的假目标干扰效果与理论相符。

2.2多假目标压制干扰

如图3所示,在一般的假目标干扰中,假目标信号是通过对雷达脉冲进行固定的时延转发产生的。由于所产生的干扰位置和参数相对固定,干扰较容易被识别和相关处理掉。而多假目标干扰是通过非固定参数距离欺骗及速度欺骗来产生距离,多普勒频率参数相对随机且数量繁多的假目标信号,从而具有更好的干扰效果。以下为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多假目标干扰仿真并验证结果。

信号脉宽为10μs;带宽为2 MHz;雷达脉冲重复频率Tr=16 kHz;多普勒频率为fd=7 kHz;目标位置为tmobj=20μs.图4所示为无假目标干扰情况下,线性调频信号经过雷达信号处理器后MTD的结果图。

脉冲点火器相关文章:脉冲点火器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