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市场分析> 乐视TCL的婚姻能像小米美的一样甜蜜吗?

乐视TCL的婚姻能像小米美的一样甜蜜吗?

作者: 时间:2015-12-15 来源:腾讯科技 收藏
编者按:对正处于转型期TCL而言,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互联网伙伴帮助转型,而对正在迅速扩张商业版图的乐视而言,TCL也能提供可贵的硬件制造、品牌以及渠道资源,以维持乐视生态的持续增长。

  大跃进中的急需盟友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84346.htm

  对于而言,长期积累下的资源也非常有价值。

  一方面在高速增长。

  2014年,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是150万台,到今年,销售目标翻一番为300万台,根据乐视的说法,从今年全年的销量来看,完成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事实上,外界对乐视能够完成这一目标持怀疑态度,从上半年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需要乐视在下半年至少售出200万台超级电视,达到这一销量需要超级电视的销售速度比过去几个季度提升数倍。

  而在不久前的中国企业家年会上,贾跃亭给乐视电视2016年定下了更高的目标,“要翻个倍,电视销量要达到600万,希望乐视能够在明年跻身行业前三,如果可以冲击行业第一也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乐视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将遇到更大阻碍的现实。

  300万销量对于整个电视行业而言并非大数目,与传统电视厂商,如日韩的三星、LG以及国内的海信、、康佳、长虹相比,乐视的整体销量尽管亮眼,但所占份额仍然偏低。

  尽管乐视电视的销量在过去几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对乐视而言,份额偏低意味在初期的高速增长后,想要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将遇到来自传统电视厂商的更大阻力。

  对于已经遭遇多家厂商围剿的乐视而言,其在智能电视领域需要一个盟友。

  产能瓶颈影响乐视营收

  在2014和2015年的中报中,乐视均提及,其超级电视受到产能限制的影响,后续将提升产能。在销量目标明显提升的前提下,对于供应链造成的挑战也无疑更大。

  “乐视TV超级电视的放量目前主要是受到产能限制的影响,后续公司将持续全力优化供应链各环节,不断提升产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旺盛购买需求。”

  在今年8月25日乐视发布的年中财报中,乐视网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4.61亿元,同比增长51.79%;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67.7%。从中报披露的各项收入来源来看,乐视的主要收入来源依旧以付费业务、广告业务和终端业务收入为主,其中广告和付费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过半。

  乐视控股方面表示,中报内,终端业务收入主要以超级电视的销售收入为主,上半年乐视广告业务收入为10.34亿元,终端业务收入为18.93亿元,付费业务收入10.75亿元。

  在乐视生态中,终端产品是乐视获得用户的端口,乐视以性价比较高的硬件产品获得用户后,再通过后续的付费业务以及广告业务获得更多营收。

  但值得注意的是,乐视官方公布的超级电视销售数量均包含了订单数量,因为乐视超级电视从下订单到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中间仍间隔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将还处在完成阶段的订单纳入当季财务报表中,反映出乐视倾向于在当下呈现更好的收入状况,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倾向。

  目前,乐视超级电视购买会员服务期限为两年,要维护乐视营收增长,获得资本市场支持,乐视需要不断增加用户规模,即通过低价硬件获得用户,一旦用户增长速度下滑,乐视的付费、广告收入都将面临尴尬。

的价值:硬件制造、渠道、品牌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虽为智能电视行业的新锐杀手,但乐视显然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在此背景下,联姻TCL是一个不错选择。

  根据TCL集团2015年11月份产品销量及服务业务开展情况的公告,TCL11月月LCD电视产品销量为158.2万台,同比增长14.6%。

  其中,TCL多媒体LCD电视11月国内和国外市场的销量分别为79.3万台和73.7万台。11月智能网络电视销量同比增长16.2%,国内智能网络电视销量为54.4万台,占TCL多媒体LCD电视在国内市场销量的68.5%。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作为老牌家电厂商,尽管TCL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企业进攻的威胁,但其多年积累下的品牌、渠道资源依然强大,尤其在海外市场上,TCL的优势比较突出。

  TCL的硬件制造能力、渠道、品牌资源对乐视而言意义重要。

  更何况,在智能电视全面开花的2015年,乐视电视强敌环伺。这次联姻能否取得想象中的协同效应仍未可知,但对当前的乐视而言,多一个朋友好过多一个敌人。

  而对正在转型期中痛苦探索的TCL而言,联手乐视或许能在短期内给自己吃下一颗定心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乐视TCL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