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业界动态> 京东方上广电暗争国内液晶面板界龙头

京东方上广电暗争国内液晶面板界龙头

——
作者: 时间:2007-03-12 来源: 收藏
  3月7日,国内某资深人士向记者披露称,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三合一”计划完成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向合并后的公司提供不少于10亿美元额度的资金支持。而合并公司的股权比例和管理层人员分配,则是目前几方谈判的僵持点所在。

  着眼中央扶持

  尽管按照三家公司的公开说法,合并是为了在液晶面板国际竞加剧的大环境下,将规模扩大以在原材料采购上发挥协同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但在中华液晶网总编辑张新岗看来,三家合并的主要目的,还是着眼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乃至更多的资金支持。“无论京东方、上广电还是龙腾光电,都有着继续投资扩产、升级面板代数的计划,却受困于资金力量的不足。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已经给了很多,现在多少有些难以为继的感觉。于是取中央的投资,即成为这次合并计划的关键着眼点。”

  而某知情人士亦透露称:“这项合并完成后,国家开发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为合并公司提供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对此说法,京东方公关部门人士并未否认,只是笑称“不很清楚”。但他同时证实:“这次合并计划并非由政府牵头,而主要是企业在经营压力下,自己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据张新岗透露,这其中主要还是京东方与龙腾光电在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上广电则一直态度稍显保留。“因为三方实力说到底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负债比例最大、已连续两年亏损乃至面临退市风险的京东方压力最大;龙腾光电也因昆山整体产业实力不足而有着产能较小的缺憾;而上广电则相对压力较小。”


  聚龙光电另谋

  随着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三合一”计划的逐渐清晰,曾拉拢到京东方作技术提供商的聚龙光电,开始被“解体”的消息所包围。为解决中国平板电视受制于上游面板制造商的现状,由深圳市政府牵头,国内彩电四巨头——长虹、康佳、TCL、创维组建聚龙光电公司。但近日不断有负面消息传出:长虹参与聚龙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已回到绵阳;康佳拟与华映组建液晶模组项目;TCL正与夏普讨论合建面板厂事宜……

  “事实上,造成聚龙光电迟迟无法有实质性进展的原因在于,深圳市政府一直在掂量究竟选谁做‘’。”在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平板业务中心总经理刘丹看来,如果把聚龙光电比作一盏欲腾飞的“龙灯”的话,则“龙身”就是作为股东方的康佳、长虹、TCL、创维4家彩电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聚龙光电发布成立新闻起至今,始终没有明确说过究竟由谁做‘’——即技术支持方。”

  “虽然其间一度曾有由京东方领头的说法,但现在看来已不可能,因为自身经营极度困难的它正积极运作与上广电、龙腾光电三家的合并事宜,根本无暇顾及聚龙光电。而龙头都没有了,龙身自然也要稍稍歇会儿。”刘丹认为,这正是外界会传出“名存实亡”等猜测传言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深圳市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技术支持方的努力。”聚龙光电某股东方高层向记者透露:“现在正密切接触的‘龙头’,候选者有夏普和日立。”而一直密切关注行业走势的中华液晶网总编辑张新岗也向记者证实称:“相关谈判正处于最后阶段,4月中旬应该就会有确定消息传出。”

  地方政府心切

  “这个项目最着急的是深圳市政府。”刘丹透露称,“其实从一开始,聚龙光电就是深圳市政府自己发起要做的项目。而当‘龙身’的这几家企业,也是深圳市政府倡导组织起来的——也就是说,这盏‘龙灯’的拥有者是深圳市政府,资金、用地也都将由它提供。”

  而令深圳市政府急于在面板项目建设上有所突破的原因在于,在液晶面板的TV大型化上,深圳落在了华北和长三角的后面。“根据信息产业发展趋势,面板是万利产业。长期以来,深圳在液晶小屏上都做得很好,现当地已拥有多家专业企业。但可能也正是因此,其他地区为了确保差异化、与领先者避开竞锋芒,走了大屏路线。”刘丹分析称,在华北拥有1条五代线、长三角拥有2条五代线的当下,“一条面板生产线都还没有的深圳市政府怎能不急?”

  “事实的确如此。”聚龙光电某股东方高层对此证实称,在聚龙光电成立前夕,深圳市政府曾频频出面召集这几家大型彩电企业想办法,并暗示企业要出面造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前期一直感觉是企业发出的声音较多。”

  国家队难成形

  “对于主导聚龙光电项目的深圳市政府而言资金上绝无困难。”刘丹分析:即便是建造一个需耗资30亿美元的液晶面板工厂,启动资金也只需10亿美元就够了,而这对年GDP五六千亿、仅税收就达两三千亿的深圳市来说不成问题。

  但显然刘丹把这个问题想得简单了。京东方和上广电分别是北京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扶持项目,政府在打造地方龙头企业方面费尽心血,北京和上海在这个方面也角力多年。但由于液晶面板制造就像一个填不满的“资金无底洞”,才会导致如今“三合一”的方案出台。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