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300亿能否“催熟”中国3G

300亿能否“催熟”中国3G

——
作者: 时间:2007-08-11 来源:IT时代周刊 收藏
日前,大唐电信在北京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300亿元贷款合同,这是迄今为止大唐电信获得的最大一笔贷款。据称,此次获得的300亿元贷款主要用于技术开发。

  多年来,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都在“抱怨”国家在TD上的政策不明确。笔者认为,此次国发行发放300亿贷款给大唐,在最大限度地支持TD产业化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发出了政府支持TD的最强信号。

  从政府角度来说,对TD的支持可谓是“仁至义尽”。从TD标准的提出,到全力支持其在国际电联上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再到后来TD产业联盟的建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TD试商用,再到TD即将上马之时300亿“催熟”资金的注入,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在自主创新技术领域所下的坚定决心。

  但是,TD的产业化进程一直都不顺利。长期以来,被国人寄予厚望的TD很难满足最终产业化的要求,以至于我国牌照迟迟不能顺利发放。另外2个3G标准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大多数市场并不十分乐观)。在某种角度上,我们甚至亲眼目睹了其他2个3G标准的演进历程。在HSPA等3.5G技术已经开始普遍应用的时候,我国电信市场依然在苦苦等待尚未满足3G市场要求的TD-SCDMA。

  从电信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TD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的3G牌照推迟发放,与我国电信市场的推迟重组也有一定关系。业内几乎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只要3G牌照发放,在此之前,电信重组一定会进行。

  一直推迟的电信重组使得已经失衡的我国电信市场继续保持着失衡的局面,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现状迟迟不能打破。从各大电信运营商2006年的财报看,其他3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利润的总和还不及中国移动一家多,长此下去,推迟电信重组所造成的成本将越来越高。

  300亿,在我国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在政府如此全力支持的情况下,若TD还不赶快成熟,相关企业该如何向全国人民交待呢?


关键词:通讯无线网络3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