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业界动态> 半导体行业先例  ARM推出先用技术后买单

半导体行业先例  ARM推出先用技术后买单

——
作者: 时间:2005-06-28 来源: 收藏
  尽管知识产权提供商公司的投资策略历来不为外人道,但其放弃制造而仅贩卖知识产权的独特商业模式至今令业界啧啧称奇。

  近日,中国区总裁谭军告诉记者,为了拓展下游客户群,将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先用技术后买单”,据介绍,ARM是全球第一个推出这个全新商业模式的半导体企业。

  ARM卖出的并非产品,而是一项可出售的知识产权。谭军介绍说,芯片设计公司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可以从网络上免费下载ARM处理器技术,以提高项目成功可能性,并减少开发时间成本。“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芯片设计公司一旦完成芯片设计并准备投产,设计公司需购买一个单次使用的设计授权,从而获得一套完整的可缴付使用的授权,然后可以在任何一个支持的代工厂进行投产。”

  在知识产权保户意识并不强烈的中国,ARM的这一突破性的商业模式被业界视为冒险行为。如何规避其中的风险,谭军告诉记者,“ARM与可以投产的代工厂签订一个第三方协议,芯片设计公司如果在投产时拿不出ARM的授权书,代工厂将拒绝进行投产。”

  目前,ARM是全球最大的嵌入式芯片技术的IP提供商,全球带有芯片的IT产品中有70%都与ARM的技术直接相关。

  “ARM这一新的商业模式目的是提升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带动中国对芯片市场的需求。”谭军的一席话将ARM的中国计划,袒露无疑。专利授权费和专利使用费占了ARM总收入的70%,这意味着如果整个芯片产业链的中下端进行不下去,那ARM的收入将大打折扣。所以,处在产业链顶端的ARM,必须要全力完善整个芯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据谭军介绍,虽然全球芯片市场广阔,但在这343亿美元中,中国能自己制造、自给自足的仅占5%,绝大多数依靠进口。中国只有重视芯片知识产权,才能缩短与芯片强国的差距。


关键词:ARM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