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专题> 07总结,08展望

07总结,08展望

作者:綦成元 时间:2008-02-15 来源:eepw 收藏
 借此机会,就促进又快又好发展,介绍几个观点:
一,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体经济实现平稳发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动力充沛,投资、贸易、就业形势进一步趋好,中国经济延续了这几年增长快速、效益较好、运行平稳的良好势头,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了盈利,出口保持较快的增长,投资与消费者关系有所改善,人们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但我们同时 也要看到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进一步出现。
1、从全球形势来看,持续快速增长,促使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扩大,全球粮食、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价格飞速上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从釉、铝矿产价格涨幅全超过20%,镍价格也创新高。
2、全球经济增长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尽管世界经济保持基本增长的态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发生波动和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在增加。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资本市场加剧,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对的增长和市场发展均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国内情况来看,2007年发展出现几个苗头性的问题应该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归纳如下:
1、销售收入和增加值的增速低于06年,出口增速低于全国外贸的平均水平,投资增长也低于全球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外商投资的增速也明显放缓。这都是我们电子信息产业去年面临新的苗头性的趋势。尽管我们自身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的发展,但是整体国民经济、工业和行业以及和我们自身发展的速度相比,都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当然,和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调控政策有关系,和大环境有关系,但与我们电子信息产业自身和引起社会关注投资新的热点比较少,或者我们产业新的领域新的发展增长点减少也有直接的关系。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两个坚持、四个调控的方针,将对今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还是对投资和出口市场的影响。
从两方面谈一下影响的情况:
1、紧缩性的政策,对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投资的影响。去年以来国家连续投资收紧货贷规模,电子信息产业融资已经受到影响,这种趋势今年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对企业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显现,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展阶段,投资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2、防止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影响。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争端不断,主要的一些原因是我们国家长期保持贸易的顺差。为改革贸易结构,国家已经开始酝酿对加工贸易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而电子信息产业出口额当中,85%都属于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或者出口的份额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一直是很大的。
因此,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对加工贸易管理的强化,简单的组装加工出口利润将十分有限,如果转变目前的外贸出口方式,电子产业出口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面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电子产品必须提升发展水平。通过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推进产业向创新转变。这是从整个国家大的宏观形势和产业发展的环境所决定的。
第二,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转变,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环境,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成长,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各国产业发展史上也都是十分罕见的。产业规模从改革开放初的几十亿扩大到2007年的5.6万亿,这是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成就。电子信息产业单靠规模增长已经没有前途,发展模式的改革也非常重要。
1、粗放扩大发展模式市场空间有限,难以为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之一,多个产品的总量位居世界首位,彩电、手机、计算机等,进一步扩大规模及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规模的扩张,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劳动力和成本的贡献率却持续上升,这样的发展模式支撑不了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
2、创新能力薄弱制约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社会投资更愿向加工、制造环节加工过渡倾斜,而各个方面的投入却存在着严格不足。产业化创新与基础研究还存在着许多脱节的现象,很多产品的发展现象突破了核心标准,核心器件等上游结构的制约。企业自主发展能力较差。
3、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有所削弱,竞争加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自身的环境成长能力在下降,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要素、价格不断上升,而其他新兴国家也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争相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的新基地。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外资的转移又出现了新的动向。因此,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加快产业向创新型的转变。
第三,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
1、产业创新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国家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创新型战略深入实施,对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继续给予高度重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国家自主创新投入明显加大。2008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设立了三个信息产业的重大专项都将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各类重大的产业化专项也将围绕技术创新展开。因此我想从国家大的宏观环境、大的政策措施对于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型转变带来了非常多的机遇。
2、融合创新成为产业创新的新特点。产业创新涵盖技术、业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变革,而且这些方面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在技术层面,包括数字内容在内的4C融合趋势明显,整机界限日趋模糊,硬件、软件的结合更加紧密,产业链整合力度不断加大,融合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方向。
在业务方面,随着电信全宽带业务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逐步普及,三网开始显现,运营、制造和内容提供商加强合作,基于增值服务的产品订制和基于新技术的产品模式的开发成为新的增长点。传统行业与信息产业在技术、资本、市场等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3、奥运会给产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将在北京召开,奥运会是全球电子产品市场的一大机遇,主办奥运会也是推进我国电子信息创新的契机之一。我们围绕奥运进行了一些自主创新和项目,对于技术创新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4、下一步采取的重点措施。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是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两年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规划的落实,密切加强合作。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落实规划的中心年。国家发改委将按照产业机遇、规模发展、国际合作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发展环境。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历经四年研究制订了数字电视产业政策,已国务院2008年1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加快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相关举措。下面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加紧政策的宣贯和落实工作。今年我们还抓紧完善软件和集成电路政策的制订工作,并争取早日出台,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业、平板电视和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推动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去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已启动了创业风险投资的基金,与国家开发银行和深交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从风险投资、金融贷款、资本市场等多个层次共同促进信息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今年我们将结合产业转型进一步研究促进彩电转型和信息器件的发展,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自主创新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更是信息产业加快转型保持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是基础研究,更要重视技术研究,我们将与有关部门联合,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等方案,初步计划加快新一代通讯、集成电路,在电子标准化等重要领域加强电子信息的建设。同时我们还将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推进企业的人才培训和技术研发等工作。
(3)、推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捷径,下一步重点在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今年我们将根据发展的重点在产业突出部分城市建设一批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在试点、创新能力、重大项目、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制度的倾斜,引导优质资源向产业基地的广泛聚集,同时要积极支持国家软件产业的公共服务技术服务和软件外包服务平台。
(4)、产业资金是技术调整的重要手段。今年将针对产业发展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实施平板显示器产业、宽带通讯和网络等专项。
(5)、围绕奥运需求自主做产权标准的引用。第29届奥运会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基于我国自主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已经正式开播,符合WAPI无线区域网安全标准的产品也已在奥运场馆应用,相关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我们相信通过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出色的履行科技奥运的承诺,并关注这次契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