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专题> 中国手机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手机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楼培德 时间:2008-02-15 来源: 收藏
今天承蒙大会的安排,我来介绍一下中国电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或者正在发展的一些事儿。在座的各位都是IT届的,这个题目可能都比较关心。
我注意到今天很多同志演讲都是数码电视、数字电视,包括流媒体,个头都比较大,下面再发展就是放在手上了。围绕这个题目,各种各样的争论都非常热烈。在正式的会议上讲这个的好象还不多,我站在什么角度呢?尽管大家知道,我可能也在推动其中一项标准,就是CDMA,但是我本人是站在行业。因为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跟联系比较密切,我本人还是第一届国产手机首脑论坛的主席。我提的标准如果也存在很多问题的话,我同样会接受大家的意见。下面开始介绍。
(PPT),这张胶片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手机已经成为一个黑洞,把所有原来放在家里和放在车上,或者放在别处便携式的产品吸纳到手机上,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当然这个过程是很长的。在中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要把电视放在手机上,而且是数码电视,而且把移动支付信用卡放在手机上。前面讲了显示的包括音响、导航、MP3、MP4、数码相机、BPV都在手机上。
刚才讲的电子支付放在手机上,发达国家比如比我们已经领先走了一步,包括日本,中国现在奋起直追。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有很多创新和火花,有很多争论和讨论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大家今天到会的每一个人手上至少都有一台手机,从手机终端来说,互动是一个网络。大家知道经历了二代三代,现在已经三代了,北京也建了一些手机终端网络。手机的互动大家是习以为常的,这个信息现在发展到宽带视频以后,公共通信这种构架对支持移动视频来说,互动是很方便的,但是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更多接收的是广播式的视频,可能更经济、更节约。所以广播式的视频也出现在手机上。这种广播式的视频有两类,一类是地面广播手机电视,一类是卫星的手机电视。我们很多网络都会发生互动作用。
下面进入到手机电视这个题目。大家知道手机电视的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围绕着标准现在有一大讨论,因为中央领导现在有指示,也是符合国家创新的原则,手机市场巨大,因此一定要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产品。另外由于电视是个传媒,手机跟家里看的电视甚至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的广电部门在这里头的作用就比较突出,以后信产部跟广电部要融为一家了。
现在在提倡或者执行自主创新的原则当中,我今天我们是作为学术讨论,讲一点过的话也无所谓。现在存在问题?创新原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变异,可以不创新的地方去创新,而应该创新的地方不急着创新。我这个话用三条来说明这个事儿:
第一,为什么不可以的地方可以去创新?已经证明适合手机电视信号传输的技术,在中国没有专利费用问题的技术,而且也是广电颁发的DAB的行业标准我看基本上要放弃,DAB是走音频的,不能走电视,要追求更大、更高的手机信号创新。所以无论几个标准,TNBB也好、CNBB也好,或者DNBB也好,都是手机方面的创新。
第二,已经知道需要付出巨额专利费用的H.264信号编码技术部毫不怀疑的采用,而已经成为我国国家音频视频标准、使用成本极低的AVS都不明确使用。
这种局面就丧失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技术标准的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全社会成本。我们目前的局面我认为有点问题,既然是讨论咱们把观点亮出来,因为我是站在手机产业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
(PPT),这张胶片就是把国内几个主要标准一些要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大家知道国外的直接引进原封不动的东西在中国是不可能有大市场,不可能推行的。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现在有四家,其中的三家两大技术,一个叫信源编解码技术,一个叫信道技术,不一样的。
TMMB是其中一个标准,信道技术有三种规格,一个是DQPSK、8DAPSK、16DAPSK。
CDMB是我站在手机产业这个行业角度力推的,信源技术就是用我们国家APSK的标准,这个技术要推出来,而且成本很低,作为手机来讲性价比好,成本低,上市快。第三种是CMMB。
这些手机信号的标准都是有来源的,不是凭空讲出来的,技术基础是DMB-T就是来自于地面数字标准。演进或者调制技术也是很多种类。CDMB是明确的APS,手机电视谁用?谁把这个信号发射出来作为经营?是广电部门,如果网络作为构架或者新的改革的话, 是哪个部门运行?目前来说是广电的电视部门和电台运营,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当中是不会变的。国际上大家知道主要的是DVB-H。
演进路线各自有各自的技术来源跟基础,但是准确的评价对DMMB来说技术肯定是可行的,地面数字已经有这个标准了,这个用到手机肯定是可行的,但是存在的问题需要花若干时间来产业化。
我作为手机行业制造业来说,我觉得时间比较长。
TMMB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先从韩国的T-DMB入手,先用起来,创新的部分先产业化进步,基础是外来的,自主创新把产业化提高,改成完全自主产权的,这个想法很好。随着APSK产业化的不断进步,逐步采用调制效率更高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PSK的技术。但问题是广电广播电台部门并不认同变异的DAB调制技术,广东广播电视部门又没有合适的装备提供移动多媒体业务。
CMMB标准是得到广电部门的支持,也需要花费若干年才能产业化。大家知道它已经样机了,但是样机到产品到广大民众大家价廉物美的来用,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时间也可以得到验证,科技部支持CMMB移动多媒体重大项目实现的时间要到2020年。
我这里提出CDMB,是中国化协会发布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ITU-DMB中国化后的手机电视标准,特点就是性价价格更好,得到广电广播电台部门的支持。
现在大家都说要做手机电视,都要把电视放在手上,大家都很努力,但是事实上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上还是有出入的。什么是手机电视?如果不讲功耗,一个很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讲在移动环境当中的接收性能,现在地面数字电视就可以拿来作为手机电视,不用做手机电视,恰恰是发生在对功耗的严格要求,恰恰是对移动环境下接收性能的要求,使得手机电视跟地面数字有很大的区别,产业化还有相当的难度。
这里有几个建议,首先第一个就是低功耗;第二因为手机的屏幕很小不像电视机的屏幕,因此码流很低;第四是高速移动性;第五能够组建低成本的设计的参数、显示性太多的话,使用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我们希望单一的调制产品,使用起来非常简单。第六低于性能成本。在手机上如果加10个美金就可以解决手机电视的事情,我认为这个市场将非常巨大。就像数码相机现在出现在手机上一样,原来都是20美金、十几美金,现在只要出两个美金就可以实现了,如果30美金、40美金这个普及会非常慢,但是如果10个美金左右,能把一个手机改造成手机电视的话,那我可以非常有信心的说今后所有手机上都带上这个功能。
第八就是没有知识产权纠纷,不要交很多的专利费,有几个美金专利费对我们量大、面广的手机是非常可怕的。现在手机引进的外部标准就有好几个美金的专利费,这个太贵了,像我们CDMB是20多个美分。
第九,信道、信源标准要统一考核。目前我们国家有部门过分强调新道,不需要创新的地方去创新,而不讲究信源。实际上我站在消费者角度,这都是成本都需要创新,怎么便宜怎么好。AVS现在是国家标准,我们为什么不用呢?用AVS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它是国标。
第三个问题CDMB技术是怎么来的以及怎么演进。
实际上在CDMB的项目启动是2000年,利用DAB音频广播信息进行移动电视节目传播,在2001年广东第九届全运会进行了试播,后来者居上,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果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的话,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在中国上海、广东、北京我们也建了CDMB的实验网。这么好的东西我也很羡慕,我很佩服韩国同仁们所做的贡献和他们的成功。反过来我们要用这个贡献的话,我们要付他专利费。
我们怎么做的?我们信道传播技术不要提改造,不要提创新,是很好的技术,在中国没有专利,可以原封不动。我们在音视频编解码上去创新。
信道传播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T-DMB的信道,只是构成不同的标准,它在英国、韩国一样。
AVS的效果是对CDMB技术的重大挑战,质量相当稳定,也达到了264相当的稳定。我们达到了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功耗,降低了芯片的面积,完善符合技术终端的特性。我们在230kbps-400kbps传输的码流上,经过比较性能基本相当。
DMB是有缺陷的。CDMB标准专利费是2块,AVS一块钱,系统专利一块钱,这可以说是全世界系统标准中最低的,为什么这么低?在中国DMB的专利是不收专利费的,老天厚爱。我们这个标准是中国标准化协会在去年5月18号正式发布,它比T-DMB的优势就是成本更低,也没有知识产权纠纷,传输效率更高,同时业务管理更加方便。标准说的好,一定要做的好,而且要做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生存。我作为手机行业来看,尤其关注,我们CDMB也坚持下线用DMB的信道,上线是用广电部门的信道。
我们在一个标准当中,除了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性价比好的接收机,也就是手机终端,这里有一个核心的芯片,今天到会得有些是半导体厂商,你们要关心实际上最终解决问题的是芯片!你的芯片装在我的手机上才能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内的芯片公司已经成功的研发生产了一款能够把DAB的信道解条,和AVS的解码成为一体化的芯片,去年9月份已经作成手机样机了,这对我们这个标准的生命力都是极大的支撑。它功耗非常低,里面有信道的解条,64的解码。
这两种欧洲的地面电视跟手机电视,同时也支持韩国的T-DMB,也支持我们的CDMB,为什么?因为信道是两个信道,DVB跟MV,这个芯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人现在也有能力开发世界一流的芯片,而且这颗芯片的集成度非常高,而且这两块芯片还靠两个很好的SIP信码封装在一起,还可以做成手机模块,这个手机模块体积非常小。
用这块芯片我们可以做出CDMB和Feature的手机来。我们在深圳还有一家公司也是中国人的公司,推出一个有七款支持的产品,有DTV支持、有蓝牙、GPS等这个芯片更是强劲,终端的多支持化是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CDMB标准和CMMB标准相互融合的道路。中国手机电视上演“CT大战”,媒体记者耸人听闻,实际上是讨论。“C”有两层含义,一个是CDMB,一个是CMMB,另外手机电视两大标准俨然融合国标,这两大标准就是CDMB跟CMMB相互走向融合。另外是广电内部分而治之,为手机提供解决之道。
芯片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太牛了,支持那么多的技术。国际信道是成熟的信道,广电的Stimi信道的标准,因为我们是站在市场,你要做就要推你的产品,三个信道都给你支持。解码的话,264解码,AVS解码,这样的话就把两个技术融合在一起。
从政策角度,可不可能走在一起?事实上一开始就讲到这个问题,我们中国广播电视部门有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频率资源是不同的用的设备是不一样的,音频电台主要的装备、发展就是要靠DAB,谁也取代不了。因此DAB加上AVS两个都是国标,你做出来的产品当然可以用。对于广电的电视是8兆带宽的,对于电视部门也要发展,用CDMB发展他的业务也是完全正确的。这两大部门相对于我们两大标准都得到了广电部门的支持,我们做手机产业的把这两个标准做在一起,我不管你是谁,只要到处都能收,收费便宜就行了。
实际上,手机电视通过DAB的信道传输,移动电视通过Stimi的信道传输是更合理的,也更符合国家的产业利益。目前有关部门规定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都只能通过CDMB标准、Stimi传输是不合理的,你不能把积极性打消了,这是不对。韩国的标准不能用,是外来者,我们试点一般试可以,大规模推广就会遇到政治的壁垒。反过来你这个组织了,不能组织DAB,如果DAB换成AVS的话,把发展的道路又打通了。如果把这条路堵死了,中国手商用化进程至少要推迟三年,这个话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三年我们手机界去哪里找产品? 我们等不得了,最后找的是10个美金的模块,只要有模拟信号的地方,信号很糟糕,我也要忍着耐心来看了,手机电视需要新的标准。如果手机电视出来,给模拟电视这个淘汰的技术又找出一个生存空间,而且未来取代它。所以全社会的成本要大大提高了,这就不符合十七大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所以不能把DAB干掉。
CDMB标准的发展完全可以验证小平同志的英明论断: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广电部和信产部一定要倾力合作,不能打架。因为CDMB的标准商用实施和有效运营管理,要结合移动通信系统和广电电视活动,其中重要的是CAS系统、用户资源管理和计费系统。另外CDMB标准还可以同时促进广电部内部的两大体系,广播电视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这两大系统实现业务相互开放,相互合作,充分解放广电内部的生产力。
我对大家的汇报就到这儿,这个题目我相信可以引起大家广泛的讨论甚至争论,我讲的也不一定对。谢谢大家!


关键词:手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