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 基于Linux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Linux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

作者:张宏壮 王建民 时间:2008-08-28 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收藏

  2.2.3 应用程序设计

  在基于系统的微机中,应用程序的主要模块有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诊断模块。应用程序流程图见图4。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87487.htm

模块是通过对I / O 口操作实现的。利用inb、inb_p、outb、outb_p 等4 个函数编写读取和写入程序。inb_p 、outb_p与inb、outb 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存取I/O时有等待(pause),可适应慢速的I/O设备。为了防止存取I/O 时发生冲突,提供对端口使用情况的控制。在使用端口之前,可以检查需要的I/O是否正在被使用,如果没有,便把端口标记为正在使用,使用完后再释放。

  数据处理模块实现数据的均值与极值计算, 以文件的方式存储数据。历史数据对焊缝系统很重要,可上传到服务器以便预报系统根据设置的模型进行预测,还可不断修正数据诊断模块所需的模型。

  数据诊断模块实现实时分析诊断,根据已设置的模型,在系统工作期间对系统数据进行测试分析。诊断程序设置为系统中中断级别最低的中断服务程序,在不影响系统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实时诊断,并上传给上位机,以便跟踪诊断校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数据通信模块主要任务是通过串口与上位PC机实现数据传输。在系统中,串口是用做字符设备处理的。使用文件操作函数对串口进行处理,利用open函数打开串口,利用termios结构设定串口通信参数。

  2.2.4 系统执行

  经过以上步骤,在Linux系统上实现数据采集系统已基本构成。系统执行流程见图5。

  3 小结:

  本文作者创新点是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数据检测的实时性、检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特点。实际运行证明高性能的AMR9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运用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和多任务处理能力,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得以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雷于红,刘益成,刘凯. 基ARM9的嵌入式LINUX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微计算机信息,2008,3-2: 166-167.
  [2] 金西,黄汪.嵌入式Linux技术及其应用. 计算机应用.2000,20(7):4~6.
  [3] 郑锐,黄佩伟.基于ARM-Linux的智能传感器中央控制器,电子技术.2006年12月,p43-46
  [4] 盛寿麟.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5] 邹思铁. 嵌入式Linux 设计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王学龙. 嵌入式Linux 系统设计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linux相关文章:linux教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