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业界动态> 海峡两岸液晶面板企业联手冲击日韩

海峡两岸液晶面板企业联手冲击日韩

作者: 时间:2009-08-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若两岸液晶业者一味走低价低阶的采买路线,那无异于将台湾面板厂打拼多年建立的全球竞争力拱手奉上。”对于大陆液晶业者频繁来台采买,也有岛内业界人士持反对声音:“如果大陆厂商来台联合采购只为‘联合杀价’,台厂最终的合约价或只够维持成本,根本赚不了几个钱,而若为此牺牲利润安排生产更多低阶产品就更不划算。”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7420.htm

  跨越“技术、政策”双门槛

  “台湾屏的优势在于性价比,海峡两岸业者的合作绝不能只满足于收益‘家电下乡’的小尺寸,未来大尺寸是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市场专家陆刃波认为,在制造大尺寸所需的高世代线核心技术上进行产业合作,才是两岸液晶显示企业的出路。

  全球面板产业集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及中国,其中以东芝-夏普-先锋、松下-日立-佳能的日本军团技术最为领先,其次是韩国的三星和LG。而从产能来说,则以韩国两强最大,超过全球产能的50%,台湾次之。

  中国虽拥有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三家大型制造商,但它们只拥有5代线,这种低世代线生产的小尺寸主要应用于电脑显示器,而大陆行业多年来一直处在“缺屏”状态。

  不过,随着两岸关系进入蜜月期,中国大陆在经济政策上给予台湾强大的扶助与特别优惠,韩国《朝鲜日报》不久前发表文章指出:在以液晶面板、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IT领域,韩国企业一直保持全球强者的地位,但最近在“Chiwan”企业的攻势下,正接连遭遇市场败绩。

  台湾业界传出消息,为了应对两岸企业联手称霸及对日韩企业市场地位造成的威胁和冲击,日韩厂商除了年初开始“封杀”大尺寸台湾屏以外,近来又采取了新的手段——转而向台湾厂商大量采购22-37英寸面板。

  “封杀掉毛利率高的大尺寸‘台湾屏’,再转手把大陆企业急需的中小尺寸面板低价‘包圆’——日韩的用心险恶,其目的是通过封杀、买断‘台湾屏’打压大陆彩电业。”国内一位资深家电业人士指出。

  他分析,如果日韩能借机置台湾液晶面板产业于死地,那么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大陆——的彩电厂商未来就只能向日韩面板厂采购。而不同于台厂专注于上游面板制造,日韩面板厂商还掌握终端品牌资源,那国产彩电业者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液晶面板占整机成本的70%,日韩液晶巨头一直采用‘面板利润补整机’的战略来抵消掉国产平板电视的成本优势。”前述康佳人士告诉记者,当2007年液晶面板供不应求时,三星、LG等面板巨头都优先将面板自用,并订购了、奇美等台湾面板公司超过40%的面板,迫使中国彩电企业拿着钱满世界买高价屏。而此次遭遇全球经济寒冬后,三星、LG等一面减产提价一面封杀台湾屏,想藉此重创台湾和大陆的液晶企业,这次两岸液晶企业抱团其实也是被日韩逼出来的。

  不过让国产彩电厂商欣慰的是,日益严峻的市场状况也客观上加速了海峡两岸液晶产业向纵深合作的步伐。今年初,国家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重点扶持6代与8代面板生产线的建设”,各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争相把建设高世代线的报告呈交给工信部。

  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政府首次以文件形式牵头发展平板显示产业,是继家电下乡后对国内彩电产业的又一利好推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