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阅100例 首 页| 资 讯| 下 载| 论 坛| 博 客| Webinar| 高 校| 专 刊|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EEPW首页>百科> id3

id3


贡献者:sean2008浏览:1588次 创建时间:2009-09-24

id3-简介
ID3标签是MP3音乐档案中的歌曲附加讯息,它能够在MP3中附加曲子的演出者、作者以及其它类别资讯,方便众多乐曲的管理。缺少ID3标签并不会影响 MP3的播放,但若没有的话,管理音乐文件也会相当的麻烦。如果你在网上download MP3,里面多半已经写有预设的ID3讯息。如果你想要将其清除重设,使用WinAMP中的“Alt + 3”热键,就能修改MP3档案中之的ID3标签。
ID3,一般是位于一个mp3文件的开头或末尾的若干字节内,附加了关于该mp3的歌手,标题,专辑名称,年代,风格等信息,该信息就被称为ID3信息,ID3信息分为两个版本,v1和v2版。
其中:v1版的ID3在mp3文件的末尾128字节,以TAG三个字符开头,后面跟上歌曲信息。
v2版一般位于mp3的开头,可以存储歌词,该专辑的图片等大容量的信息。
此外,ID3也就是ID3Tags,其中的“Tag”在英文中名词的一个意思是“标签”,所以“ID3Tags”也就是“MP3文件曲目标签”的意思。
有些地方以“ID3”这样的简称来代表“ID3Tags”,二者本质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ID3,那么人们只能根据文件名判断一首歌它是什么内容了,何况就算听出了是什么歌,它的演唱者、专辑名称你也未必背得下来,所以给MP3文件增加内置的标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趣的是,MP3的标签并没有一个ISO国际标准,ID3的各种版本目前只是一个近乎事实上的标准,并没有人强迫播放器或者编码程序必须支持它。
id3-版本
ID3 V1是由Eric Kemp在1996年发明的。ID3 V1是一组附加在音乐文件后面的数据,它的长度是固定的128字节。
其中流派一共定义了79种,流行的播放软件Winamp则把它扩展到了125种,从Blues到Noise到Dance Hall,非常丰富,在许多支持ID3编辑的软件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列表,但是国内用户似乎不太在意这个标记,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歌曲到底属于哪一个分类。
这些内容一共只有128个字节,并不算累赘。由于附加在文件尾部,所以播放器不必考虑它的影响,即使不支持ID3标记也不会影响音乐的还原——某些很老的播放器确实可能会在播放到这里的时候发出噪音或者报错。但是标记在文件尾部也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还没有读到文件末尾,我们什么信息也看不到。对硬盘和闪存里面的歌曲这当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你通过流媒体方式直接在网络上收听,就会发现它的缺陷了。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ID3V1.0没有包括曲目序号的定义,所以Michael Mutschler在1997年进行了改进,引入了版本1.1。通过占用备注字段的最后两个字节,用一个00字节作标记,另一个字节改为序号,可以让ID3支持曲目编号了。一个字节的空间让ID3 V1.1支持最高到255的曲目序号,考虑到一张唱片超过256个曲目的可能性极小,这个改进还是相当合理的。
id3-格式
ID3v1
ID3V1比较简单,它是存放在MP3文件的末尾,用16进制的编辑器打开一个MP3文件,查看其末尾的128个顺序存放字节,数据结构定义如下:
char Header[3]; /*标签头必须是"TAG"否则认为没有标签*/
char Title[30]; /*标题*/
char Artist[30]; /*作者*/
char Album[30]; /*专集*/
char Year[4]; /*出品年代*/
char Comment[30]; /*备注*/
char Genre; /*类型*/
ID3V1的各项信息都是顺序存放,没有任何标识将其分开,比如标题信息不足30个字节,则使用'\0'补足,否则将造成信息错误。Genre使用原码表示,对照表如下:
/* Standard genres */
0="Blues";
1="ClassicRock";
2="Country";
3="Dance";
4="Disco";
5="Funk";
6="Grunge";
7="Hip-Hop";
8="Jazz";
9="Metal";
10="NewAge";
11="Oldies";
12="Other";
13="Pop";
14="R&B";
15="Rap";
16="Reggae";
17="Rock";
18="Techno";
19="Industrial";
20="Alternative";
21="Ska";
22="DeathMetal";
23="Pranks";
24="Soundtrack";
25="Euro-Techno";
26="Ambient";
27="Trip-Hop";
28="Vocal";
29="Jazz+Funk";
30="Fusion";
31="Trance";
32="Classical";
33="Instrumental";
34="Acid";
35="House";
36="Game";
37="SoundClip";
38="Gospel";
39="Noise";
40="AlternRock";
41="Bass";
42="Soul";
43="Punk";
44="Space";
45="Meditative";
46="InstrumentalPop";
47="InstrumentalRock";
48="Ethnic";
49="Gothic";
50="Darkwave";
51="Techno-Industrial";
52="Electronic";
53="Pop-Folk";
54="Eurodance";
55="Dream";
56="SouthernRock";
57="Comedy";
58="Cult";
59="Gangsta";
60="Top40";
61="ChristianRap";
62="Pop/Funk";
63="Jungle";
64="NativeAmerican";
65="Cabaret";
66="NewWave";
67="Psychadelic";
68="Rave";
69="Showtunes";
70="Trailer";
71="Lo-Fi";
72="Tribal";
73="AcidPunk";
74="AcidJazz";
75="Polka";
76="Retro";
77="Musical";
78="Rock&Roll";
79="HardRock";
/* Extended genres */
80="Folk";
81="Folk-Rock";
82="NationalFolk";
83="Swing";
84="FastFusion";
85="Bebob";
86="Latin";
87="Revival";
88="Celtic";
89="Bluegrass";
90="Avantgarde";
91="GothicRock";
92="ProgessiveRock";
93="PsychedelicRock";
94="SymphonicRock";
95="SlowRock";
96="BigBand";
97="Chorus";
98="EasyListening";
99="Acoustic";
100="Humour";
101="Speech";
102="Chanson";
103="Opera";
104="ChamberMusic";
105="Sonata";
106="Symphony";
107="BootyBass";
108="Primus";
109="PornGroove";
110="Satire";
111="SlowJam";
112="Club";
113="Tango";
114="Samba";
115="Folklore";
116="Ballad";
117="PowerBallad";
118="RhythmicSoul";
119="Freestyle";
120="Duet";
121="PunkRock";
122="DrumSolo";
123="Acapella";
124="Euro-House";
125="DanceHall";
126="Goa";
127="Drum&Bass";
128="Club-House";
129="Hardcore";
130="Terror";
131="Indie";
132="BritPop";
133="Negerpunk";
134="PolskPunk";
135="Beat";
136="ChristianGangstaRap";
137="HeavyMetal";
138="BlackMetal";
139="Crossover";
140="ContemporaryChristian";
141="ChristianRock";
142="Merengue";
143="Salsa";
144="TrashMetal";
145="Anime";
146="JPop";
147="Synthpop";
ID3V2
ID3V2到现在一共有4个版本,但流行的播放软件一般只支持第3版,既ID3v2.3。由于ID3V1记录在MP3文件的末尾,ID3V2就只好记录在MP3文件的首部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ID3V2的操作比ID3V1要慢。而且ID3V2结构比ID3V1的结构要复杂得多,但比前者全面且可以伸缩和扩展。
下面就介绍一下ID3V2.3。
每个ID3V2.3的标签都一个标签头和若干个标签帧或一个扩展标签头组成。关于曲目的信息如标题、作者等都存放在不同的标签帧中,扩展标签头和标签帧并不是必要的,但每个标签至少要有一个标签帧。标签头和标签帧一起顺序存放在MP3文件的首部。
一、标签头
在文件的首部顺序记录10个字节的ID3V2.3的头部。数据结构如下:
char Header[3]; /*必须为"ID3"否则认为标签不存在*/
INT Ver; /*版本号;ID3V2.3就记录03,ID3V2.4就记录04*/
INT Revision; /*副版本号;此版本记录为00*/
char Flag; /*存放标志的字节,这个版本只定义了三位,稍后详细解说*/
char Size[4]; /*标签大小,包括标签头的10个字节和所有的标签帧的大小*/
1.标志字节
标志字节一般为0,定义如下:
abc00000
a -- 表示是否使用Unsynchronisation(这个单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字典里也没有找到,一般不设置)
b -- 表示是否有扩展头部,一般没有(至少Winamp没有记录),所以一般也不设置
c -- 表示是否为测试标签(99.99%的标签都不是测试用的啦,所以一般也不设置)
2.标签大小
一共四个字节,但每个字节只用7位,最高位不使用恒为0。所以格式如下
0xxxxxxx 0xxxxxxx 0xxxxxxx 0xxxxxxx
计算大小时要将0去掉,得到一个28位的二进制数,就是标签大小(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计算公式如下:
int total_size;
total_size = (Size[0]&0x7F)*0x200000
+(Size[1]&0x7F)*0x4000
+(Size[2]&0x7F)*0x80
+(Size[3]&0x7F)
二、标签帧
每个标签帧都有一个10个字节的帧头和至少一个字节的不固定长度的内容组成。它们也是顺序存放在文件中,和标签头和其他的标签帧也没有特殊的字符分隔。得到一个完整的帧的内容只有从帧头中得到内容大小后才能读出,读取时要注意大小,不要将其他帧的内容或帧头读入。
帧头的定义如下:
char FrameID[4]; /*用四个字符标识一个帧,说明其内容,稍后有常用的标识对照表*/
char Size[4]; /*帧内容的大小,不包括帧头,不得小于1*/
char Flags[2]; /*存放标志,只定义了6位,稍后详细解说*/
1.帧标识
用四个字符标识一个帧,说明一个帧的内容含义,常用的对照如下:
TIT2=标题 表示内容为这首歌的标题,下同
TPE1=作者
TALB=专集
TRCK=音轨 格式:N/M 其中N为专集中的第N首,M为专集中共M首,N和M为ASCII码表示的数字
TYER=年代 是用ASCII码表示的数字
TCON=类型 直接用字符串表示
COMM=备注 格式:"eng\0备注内容",其中eng表示备注所使用的自然语言
2.大小
这个可没有标签头的算法那么麻烦,每个字节的8位全用,格式如下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算法如下:
int FSize;
FSize = Size[0]*0x1000000
+Size[1]*0x10000
+Size[2]*0x100
+Size[3];
3.标志
只定义了6位,另外的10位为0,但大部分的情况下16位都为0就可以了。格式如下:
abc00000 ijk00000
a -- 标签保护标志,设置时认为此帧作废
b -- 文件保护标志,设置时认为此帧作废
c -- 只读标志,设置时认为此帧不能修改(但我没有找到一个软件理会这个标志)
i -- 压缩标志,设置时一个字节存放两个BCD码表示数字
j -- 加密标志,(没有见过哪个MP3文件的标签用了加密)
k -- 组标志,设置时说明此帧和其他的某帧是一组
值得一提的是winamp在保存和读取帧内容的时候会在内容前面加个'\0',并把这个字节计算在帧内容的大小中。
id3-读取
mp3的id3信息存放在mp3文件结尾处的128字节处,结构如下:
type ID3struct =packed record
ID:array[0..2] of char
title :array[0..29] of char;
artist:array[0..29] of char;
album:array[0..29} of char;
year:array[0..3] of char;
comment:array[0..29] of char;
genre:byte;
用指针读出相应位置的数据,就可以读出ID3信息:
program showID3;
{$apptype console}
var
tempfile:file of byte; //tempfile指针,二进制型文件
i:integer;
x:byte;
begin

assign(tempfile,'1.mp3');
reset(tempfile);//文件关联,复位
seek(tempfile,(filesize(tempfile)-128)); //指针指向距文件结尾128字节处

writeln('ID:');
for i:=0 to 2 do
begin
read(tempfile,x);
write(chr(x));
end;
writeln;

writeln('title:');
for i:=0 to 29 do
begin
read(tempfile,x);
write(chr(x));
end;
writeln;

writeln('artist:');
for i:=0 to 29 do
begin
read(tempfile,x);
write(chr(x));
end;
writeln;

writeln('album:');
for i:=0 to 29 do
begin
read(tempfile,x);
write(chr(x));
end;
writeln;

writeln('year:');
for i:=0 to 3 do
begin
read(tempfile,x);
write(chr(x));
end;
writeln;

writeln('comment:');
for i:=0 to 29 do
begin
read(tempfile,x);
write(chr(x));
end;
writeln; //用循环的方法依次读出各个字节

close(tempfile);
end.
id3-玩转ID3
一、寻根溯源
ID3是什么MP3和一般的声音文件不同,除音频信息外,还包含该音乐的歌手名称、专辑名称、歌名、备注等附加信息,我们把这些附加信息称为ID3 Tag,也就是ID3标记。起初MP3并不能保存这些信息,直到1996年,一个叫做Eric Kemp的人制作了Studio3软件,它可以在MP3文件的最后部分增加固定的128字节小块数据,用来记录音乐的信息。很快,MP3ext的作者Michael Mutschler又将这个标记进行了扩展,并正式将其命名为ID3,而且还使用注释的最后两个字节来记录CD和音乐的来源,其版本被定为ID3v1.1。不过ID3v1版本的限制太多,比如歌曲名长度被限制在30个英文字母,稍长一点的曲名就会被截掉,让人头痛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升级版本ID3v2出现了。它首先解除了128个字节的限制,各个字段的长度也是弹性可变的,使可包含的音乐信息更为丰富,除了歌名、专辑名、演唱者外,还可保存歌词、均衡器设置、图片等信息。ID3v2的设计更灵活,扩展性更强,并且支持Unicode,因此歌词信息支持多语言。ID3v2甚至能包含一个文件,所以未来的MP3可能会附带有视频文件,让你不仅能听,还可以看。微软的Windows Midia Player就能很好地支持ID3v2,甚至在Windows XP中,你不需要打开任何播放器,只要进入一个存放MP3的文件夹,系统就能读取ID3v2的信息来对文件分类排列。
二、选对工具
为MP3加上标签笔者平时喜欢从网上下载MP3歌曲,积累得多了找起歌来就很不方便,既然知道了ID3那么大的功用,何不借助它来管理一下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在网上下载了多个ID3编辑软件,通过试用比较,最终确定了用Tag&Rename。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媒体文件标签编辑和重命名工具,除支持多种格式标签外,它还有一项独特功能,就是能从文件名倒查标签信息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 请编辑词条 查看历史版本

开放分类

参考资料

贡献者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