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 能源技术 | 汽车电子 | 通信网络 | 安防监控 | 智能电网 | 移动手持 | 无线技术 | 家用电器 | 数字广播 | 消费电子 | 应用软件 | 其他方案

电路设计->光电电路图->其他光电实用电路图->胆管300B阻流圈耦合电路

胆管300B阻流圈耦合电路

作者:沉默的offer 时间:2018-08-07

  采用2A3、300B、845等三极管放大器,不仅音质好,调试也简单,完全不必为设计负反馈电路而费心,但是当采用较高阳极电压供电时,栅极的逆向电流不得不注意,这是上述三极管特性中严格限制栅极电阻值的目的。三极管栅极逆向电流由下述原因形成:

  1.电子管工作时,电子由阴极飞向阳极有较高速度,碰撞到栅极金属网产生的栅极电流;
2.电子管真空度不良,以致内部气体电离产生的栅极电流;


3.栅极本身与高温灯丝(阴极)距离很近,栅极受热产生热电子放射产生栅极电流;
4.电极间绝缘不良产生漏电流等。

  栅极电流经栅极电阻形成正电压并恶性循环,致使电子管阳极电流增大脱离工作点,足以缩短电子管的寿命,为此每种型号电子管对栅极电阻都有限制。当采用自给栅负压时,阳极电流增大会受自给栅负压升高的抑制,栅极电阻取值较大。而固定栅负压无抑制作用,则栅极电阻要小。

  但采用阻值小的栅极电阻,首先是使耦合电路时间常数减小,低端转折频率升高,频响变劣。栅极电阻减小,理论上可以用增大耦合电容器的容量加以弥补,但电容量越大漏电流越大,反而破坏电子管的静态工作电压的稳定性,甚至损坏电子管。其次,栅极电阻与前级放大器的阳极负载电阻在交流电路中等效并联,栅极电阻减小,使前级增益降低,对低内阻输出管是极为不利的。

  右图的300B放大器电路中,栅极电阻用阻流圈代替,则圆满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前级采用和田茂氏电路(又称SRPP电路),C2和日本生产的阻流圈AP-131组成耦合电路,其绕组直流电阻只有850Ω,使微安级的栅极电流难以形成显着的电压降。AP-131有612H的电感量,对音频信号有足够高的阻抗,尤其适合2A3、300B等采用固定栅负压电路,栅极电阻限定低于50kΩ,对改善增益和频响是极为有效的。该放大器输入1Vrms信号时,输出功率8W,频响10Hz~30kHz-3dB,可见阻流圈AP-131有理想的阻抗特性和频率特性。据原文所载,AP-131采用高导磁的磁芯组成全封闭磁路,外形尺寸为直径38mm的筒形,高41mm,重量仅120g。和APA-131类似的有AP-114、AP-115,结构为有两组参数相同的绕组,将两绕组串联,耦合电容接于上端,则在两组电感上产生相当于中心抽头连接点为基准的相位相反的对称信号,用于驱动推挽放大器可省去倒相级。也可以将耦合电容接于中心连接点上,在两绕组的两端得到升压比为1:2的自耦变压器升压式驱动输出,以弥补驱动电压的不足,如左图所示。图中CC系耦合电容,G1、G2为推挽输出管的栅极。



关键词:

评论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