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市场分析> 多晶硅:从财富神话到进退维谷

多晶硅:从财富神话到进退维谷

作者: 时间:2009-12-07 来源:中国化工网 收藏

  神话破灭后应理性三思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0691.htm

  无论行业是否真的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回避的:金融危机让的财富神话破灭。欧洲国家纷纷取消太阳能补贴,国外订单锐减。国内价格也从去年8月的每吨300万元暴跌至现在的每吨50万~60万元。有一个问题也是不能不思考的:面对市场价格的暴跌,多晶硅产业将如何发展?

  在经历了多晶硅价格的“过山车”后,多晶硅业内出现了理性思考。

  第一,对新兴产业的管理要迅速跟上。多晶硅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它具有较高的环保风险,这也是人们对低水平产能过剩后果的最大担忧。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岳润栋说:“我国多晶硅项目上马的速度令国外同行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国家应该在总量上加以控制,提高产业集中度。多晶硅产业应该设立准入门槛或者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三废’排放、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等问题,都可纳入这一管理范围,在源头上加强对行业的管理。”

  第二,新兴产业的技术瓶颈必须突破。不但要看到新兴产业的无限前景,更要看到该产业目前尚未突破的瓶颈。而瓶颈往往是产业能做多大的真正尺度。闻立时说:“多晶硅生产技术是卡脖子的难题。一方面要改进现有已建企业的改良西门子法,另一方面应鼓励低成本新工艺的开发。新硅烷法、流化床法、无氯法、冶金法等新技术可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岳润栋认为,要解决已建企业的环保难题,就应该在技术层面将多晶硅产业链向有机硅领域延伸,实现产业间联合的循环经济。只有突破了瓶颈,新兴产业才能成长壮大。

  第三,理顺预警机制。对于多晶硅产能过剩的问题,多个政府部门罕见地担负起了预警职能。但是“热心人”一多,产业预警信号反倒更混乱了。目前出现了科技部质疑工信部数据的现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多晶硅企业也因此进退维谷:究竟应该立刻收手,还是可以放手大胆地干?预警机制的混乱,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管理模式的缺陷。多晶硅产业的原料来自有色金属工业,通过化工的方法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发电,管理上横跨有色、化工、新能源三个行业。这就造成了对其进行科学宏观调控的困难。从这个角度看,对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判断,发出统一的预警,是对政府部门进行市场化管理的考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多晶硅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