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市场分析> 张汝京在红蓝两色中摇晃:是非功过向上帝交账

张汝京在红蓝两色中摇晃:是非功过向上帝交账

作者: 时间:2009-12-09 来源:IT经理世界 收藏

  是非功过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0880.htm

  “离开以后,我不会去做跟中芯竞争的事情,但只要中芯需要,我都会尽量帮忙做。”虽然张汝京已经辞职了,但鉴于他在国际半导体行业的地位和对中芯的贡献,董事会还是授予张汝京顾问的席位。而他对中芯的感情和对中芯的了解也的确任何人不能替代。“没有张汝京就没有。”哪怕之前有些怨怼,中芯的员工都一致表示。

  其实,中芯的流动率只有8%,包括一线操作工,这在半导体行业中是比较低的,比台湾公司的还低。而每年又会有200~300已经离开的人申请回到中芯工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工程师。这是因为中芯虽然报表并不好看,但员工福利却不错。员工可以用相当优惠的价格租公司的房子住,住满5年,房租会逐年下降,10之后就可以永久免费居住;公司又为员工子女以十分优惠的学费提供双语幼儿园和小学至中学的教育;员工生病还有健康中心帮忙护理。

  虽然外界一直宣扬中芯的核心团队因为极强的基督教文化和台湾人气场而相对难以融入。但张汝京屈指数来,中芯9年历史,他们培养的副总协理及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团队中,被挖走的中国大陆人就有8个,都是去了其他公司做CEO、CTO或COO。但张汝京仍然没有放弃培养大陆人进入核心团队。现在核心团队中还有半数左右是大陆人。

  张汝京对现在的经营团队不加任何评论,只是坚持肯定全力支持他们的决定,如果中芯需要的话,他也会尽力协助中芯。而对过去9年,他觉得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更早地拿到进口许可,否则的话,中芯管理的武汉等工厂可以更早停掉不怎么赚钱的DRAM,转而开始生产赚钱的logic。

  但事实上,很多人对中芯上市后的快速扩张多有微词,一则高额折旧直接导致亏损,二则12英寸国内市场还没有成熟。

  自2005年开始,中芯大量投资12英寸厂,在北京投资2条生产线,上海一条生产线,每条线都是10多亿美元的投资,中芯9年一共投资了60亿美元,其中大约75%左右投资在设备上,其中12英寸生产线投资最大。

  按照张汝京的说法,如果不投12英寸,他们是大陆所有半导体公司中盈利最好的公司之一,“但是,不做12英寸有前途吗?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前途吗?”张汝京盯着记者的眼睛问道。他至今不曾后悔自己的决定。

  他很清楚投资12英寸厂对中芯国际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其他半导体厂商都是8英寸工厂折旧完了才投资12英寸,中芯2001年9月第一个8英寸厂才建成。但因为中芯是后来者,如果等8英寸折旧完再投资12英寸,张汝京怕中芯国际等不住。所以,张汝京始终认为,分析师们只看到中芯业绩差,却不了解他们的同行比中芯都早13~20年,所有的折旧都已经结束了,利润自然好看。

  但是分析师们不这么看。从中芯的销售构成看,90纳米及以下产品仅占到16.7%,也就是说2008年中芯的销售额13.54亿美元,90纳米及以下产品的销售额仅2.26亿美元。国内现在的芯片设计公司具备90纳米以下产品的设计能力的很少,几乎所有的订单都来自海外,而海外排名第一、第二的设计公司年销售额在45亿~65亿美元之间,也就是说,作为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的中芯90纳米订单在市场上的份额极少,绝大部分的订单被其他前三大代工厂及半导体公司拿走。况且,现在市场已经开始转向更高端的,而中芯的今年第三季度刚开始量产。

  “中芯当然需要投资12英寸,这是产业趋势,但是,一下子投资这么多生产线,折旧压力太大。”莫大康很不忍心批评张汝京,但是,当时中国内地熟悉半导体市场和游戏规则的人实在少之又少,“多亏了张汝京以他在业内的地位和他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在中芯国际有说一不二的能力,游说董事局去做这个投资。否则中国半导体就不会有今天。”莫大康的意思是,是非功过当时不好评判,只能让后人去说,但只有张汝京在做,只有张汝京能做。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