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汽车电子>业界动态> 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降温 政策约束力渐显

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降温 政策约束力渐显

作者: 时间:2010-05-19 来源: 收藏
提倡节能环保的产业,近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以蓬勃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据各地已经披露的发展规划显示,规划产能总和已经远远超过50万辆,出现了盲目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工信部、发改委等政府官员日前也纷纷表达了对产业过热的忧虑。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出台政策遏制新能源泡沫。而对于企业来说,适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亦为当务之急。

鼓励与约束并行 新能源政策出现新变化

年初出台的汽车振兴规划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目标是,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与此同时,财政部计划到2012年,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100亿元的研发费用以及200亿元推广运用的资金,重点在于充电站的建设和电网改造,普通消费者购买时的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以及相关企业的税费减免。

在政策导向下,一方面,电动车成为各大企业集体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国家补贴,地方政府及各大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
面对这种现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协调司司长陈斌9月5日指出,目前国内正在出现新能源汽车热,其中不少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一些地方借上新能源汽车项目,谋求取得汽车生产资质。这既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降温”,改变目前“一窝蜂”甚至“大跃进”的现状。此外,业界还呼吁,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对于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提升。

而从目前已经出台或未来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政策正在出现一些变化,变得越来越趋于理性。如传统汽车的节能重新被提上日程,新规提高了企业的准入门槛,等等。
近期新能源相关政策变化趋势一览
政策名称
信息来源
出台时间
核心要点
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工信部产业司司长辛国斌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增加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实施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和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草案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与此前相比,这一政策草案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把传统汽车节能放在首位。虽然是非强制性的,但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将以此为界限。除了传统节能技术标准,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政策》中,还将会涉及到电动车标准的问题。
《新兴能源产业规划》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更名为“新兴能源发展规划”。新兴能源将新能源的范畴放大了,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甚至包括设备的研发。狭义的新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等,但现在新拟定的规划还包括一些传统技术的新技术利用,如煤炭的清洁利用、超临界技术、燃气联合循环等,还有一些更新的能源,比如可燃冰等。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国家质检总局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
与之前的电动车标准相比,即将颁布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对电动车动力、安全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性能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严格具体的技术指标。此外,与之相关的车用动力电池标准也在修订中,预计今年年底会完成。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工信部
2009 7 1
·与 2007 年发改委发布的标准相比,工信部此次制定的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的三个技术阶段的产品进行了细化,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对处于不同技术阶段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从中不难看出,在现阶段,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主导地位的仍是混合动力技术
·新准入规则的另外一大变化则是制定了行业门槛,令新能源企业今后有规可循。根据新准入规则,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是发改委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前期多种组合方案分步实施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段时间以来,在政府“节能减排”思路的大力引导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据来自 长安汽车的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的“鼓励小排量”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耗和碳排放均可降低30%;同时由于技术的日趋成熟和规模效益的不断提升,相关企业的研发及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了10%。

同时,来自市场的信息也表明了这一点,今年前8个月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占比已经超过七成,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但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从当前示范推广的混合动力及LPG、CNG等新能源汽车来看,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和基础设施的匮乏,实施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对当前各种节能技术的效果评估
技术阶段
油耗
碳排放
成本
评价
实施周期
小车化、小排量
降低 30%
降低 10%
综合效果好
当前
传统内燃机改进
提高 15%
·结构改进的潜力有限
·绝热技术大有前途
混合动力
降低 25%
提高 35%
·结构复杂,成本降低有瓶颈
·节能靠能量回收,潜力有限
当前及中期
PLUG-IN ( 插电式混合动 )
降低 35%
提高 150%
相当于自带移动发电机组的纯电动汽车
中期
纯电动
0
降低 90%
相当
·快速安全
·充电技术是瓶颈
中、长期
LPG ( 液化石油气 )
降低 30%
加气站建设是瓶颈
当前
CNG ( 压缩天然气 )
生物燃料
高效燃料植物是瓶颈
长期
来源: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报告
他山之石:欧美日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法规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中,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依据自己的评估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未来战略目标基本锁定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种新能源汽车。而其中混合动力和电动车作为各国近期的推广目标,已经纷纷制订了相关的鼓励政策。

美国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计划每年将汽车燃料经济标准提高4%。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促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商业化,力争到2015年使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到2012年之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有一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

另外,燃料电池作为更长远的目标,欧盟、欧洲工业委员会和欧洲研究社团也联合制定了2020年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计划,将在燃料电池和氢能研究、技术开发及验证方面投资近10亿欧元,并希望在2020年前实现这些技术的重大突破。
欧美日国家近期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法规一览
国家
发展方向
核心内容
美国
混合动力、电动车
全面发展节能汽车和电动车。大举投资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减少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力争到 2015 年实现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 100 万辆,力争在 2050 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80% ,低于 1990 年的水平。
德国
电动车
今年 8 19 日,德国政府颁布了《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目标是到 2020 年使德国拥有 100 万辆电动汽车。德国政府希望借助这项计划突破诸多技术和基础设施瓶颈,使德国成为世界电动汽车市场领军者。这项计划共耗资 5 亿欧元,其中 1.7 亿欧元用于支持车用电池研发,并保证德国专家在这一研发领域获得相关培训。另外,将有 1.15 亿欧元用于在德国 8 个地区试验推广电动汽车。德国政府还计划对前 10 万辆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一定补贴。
法国
混合动力、电动车
近两年来,作为环保车型中的“佼佼者”,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在法国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与政府推出的“新车置换金”密不可分。在出台措施发展小排量汽车的同时,法国政府还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制定了一揽子方案。总统萨科齐在去年的巴黎国际车展上宣布,法国政府将投入 4 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政府还计划采取一系列举措,鼓励汽车行业逐步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日本
混合动力、电动车
为促进环保车的普及,日本从 2009 4 1 日起 实施“绿色税制”,它的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前 3 类车被日本政府定义为“下一代汽车”,购买这类车可享受免除多种税赋优惠。

附:合作研发成为当前趋势 车企纷纷寻觅优质资源

随着政策方向的变化,相关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战略也面临着调整。如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强调,要分步发展新能源汽车,先从传统汽车的小型化做起,以保证能源的供应是可持续的。

国内车企到目前止尚未在技术路线上出现明显的改变,但在与新能源相关的对外合作上却显现出一种新的趋势,“联合研发”之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
其中,从整车企业“联合”的对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如 一汽与大连市政府合作建设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 上汽与上海新能源汽车推进小组办公室之间的合作,等等。

二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如最近正在洽淡中的 奇瑞与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杉杉股份的合作, 北汽与中石化的合作等,都表明了新能源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整合在加速。

专家认为,联合研发可以有效整合和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的各类要素和资源,集中力量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关键瓶颈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总体研发水平,实现技术成果共享。
国内汽车企业新能源领域相关动向及规划一览
企业
研发方向
近期动向 / 战略规划
一汽集团
混合动力
· 6 5 ,一汽集团与大连市政府合作建设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举行奠基仪式。新基地计划于 2010 7 月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3 年前实现年产 3000 辆客车的生产规模,其中新能源客车将占总产量的 50%
·到 2012 年,一汽集团计划建成一个年生产能力为混合动力轿车 1.1 万辆、混合动力客车 1000 辆的生产基地。
上汽集团
混合动力、电动车
· 7 3 上海汽车工业 ( 集团 ) 总公司与上海新能源汽车推进小组办公室,就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签约。上汽集团将投入超过 120 亿元,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涵盖 41 项上汽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其中包括世博新能源汽车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其中, 2010 年,荣威 750 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投放市场,同时向世博会的运营提供跨越四大系统(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的近千辆新能源车; 2012 年,荣威 550 插电式强混轿车将上市;同年,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推向市场。
·今年 1 月份,上汽投资 20 亿元成立捷能公司,开发油电混合技术与纯电动技术。此外,君越混合动力车与领驭燃料电池轿车都已成功面世。
东风集团
电动车
·日前,东风集团正在探索与英国的底特律电气控股有限公司开始新能源汽车的合作项目,该项目计划至少投资 3000 万至 4000 万美元,未来将在中国和欧洲销售电动汽车。
·今年 6 月,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试点基地揭牌,意味着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得到国家专利产业化政策的重点扶持,该产业园有望成为东风新能源汽车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优质平台。
混合动力
未来 3 年内,长安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将预计投资 10 亿元,形成不同档次、不同用途、搭载不同系统的中混平台化、弱混规模化、强混产业化研发能力,覆盖商用车、 A 级、 B 级、 C 级产品。 2014 年长安汽车将实现产销新能源汽车 15 万辆, 2020 年达到新能源汽车产销 50 万辆以上,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者。
奇瑞
混合动力、电动车
日前,奇瑞入选第二批《新能源推荐目录》,其中 4 款车型分别是 A5BSG A5ISG 混合动力轿车,以及 S11 S18 两款电动轿车。在未来的产品规划中,还有 S18B S18D A3 A13 等新能源车型即将亮相。
电动车
· 8 20 ,比亚迪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在广东惠州宣告落成,进一步宣告了比亚迪电动车产业链的整合提速。
·日前,上汽集团已与比亚迪达成协议,将向比亚迪采购用于电动车的锂电池组,配套上汽旗下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样车。这也是比亚迪首次在国内供应锂电池组。此前比亚迪还与大众汽车达成协议,将为大众汽车提供电池并为其开发电控系统。
清洁能源、替代能源
·今年 8 28 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中心在福田汽车总部落成,总投资额逾 1.44 亿元。北京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中心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研发,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整合福田汽车现有的新能源领域相关研发资源,充分发挥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优势。
·从 2003 年起将“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作为企业发展核心战略的福田汽车, 2005 年投资 5 亿元兴建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减排重点试验室,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研发与世界同步的三大绿色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
哈飞、清源
电动车
· 9 5 ,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签署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哈飞现有车型和未来开发的新车型为基础,在电动汽车产品研发和技术交流、电动轿车产业化、电动专用车辆产业化领域等方面开展合作。
·此前,哈飞与清源共同承担了“十一五” 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中的“赛豹纯电动轿车研发”和“赛豹 plug in 混合动力轿车研发”项目,双方合作开发的纯电动微型卡车,已批量出口到美国以及荷兰、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广州日系车企
混合动力、电动车
9 6 -9 日,广州市长张广宁赴日,就加快推进广州与日本三大汽车企业在混合动力车新技术、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