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光电显示>市场分析> 中国高世代面板发展遇到十字路口

中国高世代面板发展遇到十字路口

—— 自产还是外购?
作者: 时间:2010-12-15 来源:中国IC网 收藏

  当初,长虹从韩国收购全套的等离子生产线和技术,就获得了国家从财政补贴、科技项目奖励、大额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等全方位的支持。而日前合肥项目的投产,也为企业获得了高达16亿元的退税补贴支持。TCL的8代线正式开工建设后,便从广东省、惠州市、深圳市等政府部门获得了5亿多元的科技项目补贴和奖励。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5494.htm

  不过,与众多中国企业在高世代项目上获得了国家补贴相比,三星、LG、夏普等企业在中国建设上述项目,更多的则是从保持全球化产业平衡的角度展开的布局。分析人士指出,“从全球产业来看,日韩企业在高世代项目上的优势最明显,我国的台湾企业次之,而我国内陆企业则处在学习摸索阶段,但多年来的产业经验让日韩企业意识到,中国企业的模仿学习能力非常强大,一旦全身心投入生产未来会对他们产生巨大冲击。因此,日韩必须要与中国企业一起在中国高世代项目上展开同步较量。”

  此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ic37,将是全球企业争夺的重点。外资企业布局中国高世代项目,相较于中国同行不仅可以避免在投资回报周期上的风险,还可以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及产业链资源配套的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高世代项目,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以避免产业上游被外资同行的垄断达到控制中国平板市场的危险,保证产业发展的安全性。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布局中国市场将是保证全球平板产业平衡发展的关键一环,未来将成为新的发展增长点。”

  高世代项目的潜在风险

  投资庞大、毫无经验、投资回收期缓慢、产业技术更换快。

  这些因素放在任何其它行业的项目投资上,都会被马上叫停。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种种“看得见”、“看不见”风险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眼下却在中国市场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并上演。

  一旦中国的全部“十大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开足马力全面生产,液晶面板产业将在中国迎来新一轮的“产业过剩”危机。当然,这只是可以预期的发展风险,而摆在一些国内企业面前的还有诸多不可预期的风险。

  从市场需求层面来看,作为我国平板电视产业的上游,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也经历了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在2009年超100%的增速、2010年超45%的增速带来的惊喜和收获。不过。众多彩电企业人士却坦言,2011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内,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将会步入平缓发展期,增速大幅度回落已成定局。12月初,三星LCD部门总裁张元基则透露,三星将面板产量削减7%。

  从技术更新层面来看,随着半导体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我国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正在大幅度缩短。CRT电视普及用了近30年,而LCD普及则不足10年,OLED的升级或将更快。当前,三星、索尼等企业正在上马OLED面板线,而夏普的10代线竣工投入,三星和索尼合作建设10代线的计划也步入尾声。产品技术的升级引发的OLED面板线提前启动建设以及更具成本优势的液晶10代线开工,这必将给中国的6代线、8代线造成压力。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我们以前在高世代面板生产工艺、制造水平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的积累基本为零,只能通过快速的学习和模仿。而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力、良品率以及建设周期等均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生命力。

  不过,如果只是从国家的产业发展安全性的战略角度来看,上述一切担忧都显得有些多余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京东方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