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英特尔的帝国反击战:X86强势进军智能手机

英特尔的帝国反击战:X86强势进军智能手机

—— 作为PC芯片的霸主英特尔却在智能手机领域举步维艰
作者: 时间:2012-01-16 来源:新浪科技 收藏

  去年9月,与谷歌宣布就Android系统进行合作。几个月来,市场一直传言正在携手硬件制造商生产,传言中可能的合作伙伴包括了三星(微博)、LG或者摩托罗拉移动。芯片具备,搞定伙伴,真正意义上的首款已经箭在弦上。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8191.htm

  时间拉回到CES的欧德宁主题演讲,一向内敛冷静的他上台之后表现出异样的兴奋。或许是迫不及待,简单介绍32纳米Atom芯片芯片之后,欧德宁就宣布推出首款基于架构的,这一芯片是为移动设备量身打造。

  台下观众还没来得及猜测,欧德宁就直接宣布首款智能手机会在中国销售,随后就请出联想集团(微博)高级副总裁刘军共同发布新手机K800。接下来就是手机发布的常见一幕,刘军右手从口袋中掏出一款手机:这就是K800。

  K800芯片是英特尔Atom系列Z2460、主频1.6GHz、Android系统、4.3英寸显示屏、800万摄像头、16GB存储空间。但最令人惊讶的是,架构成功解决了最为人诟病的能耗问题:待机14天、3G通话8小时,音乐播放45小时。这一性能已经超出了市场大部分基于Arm架构的智能手机。

  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是中国?贝尔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联想与英特尔在PC领域拥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中国又是全球最重要的移动市场;因此英特尔选择联想和中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目前中国3G用户已经突破1亿,而明年预计会达到2.3亿。而目前中国手机用户有90%使用着价格低于2000元的手机,未来智能手机正在进入高速增长期。除了苹果iPhone和主流Android手机的热卖,小米、华为(微博)、联想等国产手机也得以崛起。

  英特尔与联想合作的首款手机K800将在第二季度由中国联通(微博)发售。考虑到联想在中国成熟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后发制人的英特尔显然希望通过巨大的中国市场迅速提升销量,以数据去和其他厂商合作。

  未来的鏖战

  除了联想刘军,欧德宁还请来了摩托罗拉移动CEO桑杰·贾(SanjayJha)。双方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摩托罗拉移动将从下半年开始发布采用英特尔芯片的Android智能手机。

  去年8月,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目前交易正在审核中,预计会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摩托罗拉移动是传统的智能手机厂商,在硬件设计方面拥有独到之处,英特尔与摩托罗拉移动显然是软硬件的强强结合。

  此外,英特尔手机将使用他们前年收购的安全公司McAfee所提供的产品。移动互联网安全已成为热点,Android手机更是最薄弱的阵地,凭借着旗下的安全服务产品,英特尔给用户带来了手机安全的强心针。

  贝尔接受采访时表示,英特尔会和更多手机厂商进行合作,虽然他不愿透露具体的厂商名称,但凭借着多年来的积累,英特尔与几乎所有硬件厂商都有过合作,更以强势施压而著称。如果英特尔手机芯片性能出色,与其他厂商合作只是个时间问题。

  作为Wintel双赢组合,微软也在一旁观察。虽然微软WP手机目前使用高通芯片,但微软和英特尔之间的关系让人无法不猜测他们之间的后续合作。微软WP高级公关经理CaseyMcGee对新浪科技表示,英特尔进军智能手机是个开端,未来(的合作)“很有可能”。

  实际上,微软和英特尔合作的Windows8平板电脑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而采用的芯片就是英特尔代号为“CloverTrail”的32纳米Atom芯片。微软和英特尔的再次联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微博)称,目前不便预判微软和英特尔在手机领域的具体合作时间,但联想K800的性能令他印象深刻。他指出,未来和Arm两大架构将展开长期竞争,不仅仅是移动领域,还包括了PC领域。

  英特尔的贝尔表示,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拥有最高端的技术和工厂,未来还会进一步开发高性能和低能耗的手机芯片。他介绍称,Atom手机芯片是单核多线程,从目前运用来看,英特尔的单核性能已经超过了对手的双核。

  市场研究公司Linley预计,全球手机芯片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较目前增长40%。随着英特尔的强势进军,这一市场将迎来激烈的竞争,这对包括硬件商和消费者的整合行业来说都是好事。

  而在传统PC领域,英特尔依然拥有巨大的优势,他们正在力推超轻薄高性能的超极本,希望提供类似苹果MacbookAir和平板电脑的体验。Arm架构要想在笔记本市场站稳脚跟扩大阵地,非一朝一夕之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