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设计应用> 基于Linux内核模式的PPPoE优化与实现

基于Linux内核模式的PPPoE优化与实现

作者: 时间:2010-09-13 来源:网络 收藏

2.1 PPPoE会话初始化
PPPoE的初始化包括整个Discovery阶段以及Session阶段的IPCP和LCP等其他链路协商过程,所有的工作都在用户空间完成,图3描述了整个初始化的流程。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57118.htm


首先通过Raw socket发送PADS、PADR、PADO、PADI,当这个请求完成后,得到远端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双方建立起来的Session_ID。由于后面的内核封包需要用到这些数据,所以需要将这些数据切换到内核空间去。由于数据量较小,则采用proc文件系统完成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数据切换。
对于proc中的数据,设计以下数据格式:接口名词SMAC DMAC SESSION_ID RX TX。
其中“接口名词”为接口名称,设计中不再用虚拟PPP接口传输数据,而是将数据迁移到物理网卡上,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路由模块的负担,但需要去proc文件读取接口名称以此判断该物理接口是否启用PPPoE拨号。“SMAC”和“DMAC”参数为双方的MAC地址,在内核封包中用到。“SESSION_ID”双方建立起来的Session_ID,也用于内核封包。而“RX”和“TX”是用于记录最后一次解包与封包的时间点,该数据用于按需拨号。
在建立好PPP连接后就进行IPCP协商,这个过程将为协商到双方的IP的地址,并将这个IP地址配置到物理口上,而这些数据将通过PPP口通信。除此之外,还需要为PPPoE链路配置相应的路由、更新ARP列表以及获取相应的DNS服务器地址。
2.2 PPPoE数据接收
PPPoE数据接收主要是对数据进行解包,其全部动作在内核空间完成。当一个PPPoE数据包从网卡驱动里面读出来时,是一个完整的PPPoE包。而上层模块无法识别这样的包,所以需要将中间的那些PPP协议数据从包中剥离出来,使其变成一个普通的IP数据包,图4描述了PPPoE接收数据的整体流程。


当从网卡驱动上读取数据时,也就是获取数据的SKB,首先需要判断这个SKB是否有效,然后再判断该网卡是否起动了PPPoE服务,很显然这里需要读取proc的接口信息。如果已经PPPoE拨号服务,还需要判断该包是不是一个LCP或者IPCP等其他协商数据,也就是判断协议域的数据是不是0X0021。因为如果是协商数据,则不需要解包,而直接将其转发到PPP虚拟接口上。对于具体的解包过程将进行代码分析。解完包以后该数据包就属于普通的IP包,后续流程与普通的IP包处理相同。
2.3 PPPoE数据发送
PPPoE数据发送流程基本上是数据接收的逆过程,图5描述整个数据发送过程。首先从用户空间或者FORWARDING模块获取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属于正常的IP包。很显然这个包是无法发送到PPP链路上的,因为PPPoE服务器并不识别这样的数据包。所以需要利用proc文件中的Session_ID、远端MAC和本地MAC数据来封装IP包,使其成为一个标准的PPP包。



关键词:收发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