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设计应用> 地震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地震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作者: 时间:2012-08-21 来源:网络 收藏

3 仿真分析
为验证本文新提出EEECRP的性能,在NS2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主要从能量消耗和数据的传输延时两方面进行评估,并将仿真结果与最小跳数(MHC)进行了对比分析。
仿真主要参数设置如下:在200×200的区域中,随机分布100个节点,每个节点的坐标位置已知,基站(Sink节点)位于坐标(x=0,y=0)处;节点初始能量为2 j;仿真总时间为600 s,监测节点每隔5 s发送一次口常数据包,数据包长度为768位,仿真到300 s时某处节点随机发生一次模拟地震,产生的数据包为4 332 678位。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60086.htm

c.JPG


图4比较了两种节点总能量消耗情况。从图4中可以看出,MHC协议在运行到412 s时,节点儿乎用完了网络所有能量,而EEECRP协议在运行到601 s左右才用完所有能量。在网络的整个运行时间内,EEECRP协议节点的网络总能耗要明显少于MHC协议。

d.JPG


图5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延时。从图5中可以看出,地震未发生时,采用EEECRP协议的数据传输延时总体上与MHC路由协议相当,或者略次于MHC路由协议;但当地震发生时,EEECRP协议的数据传输延时要好于MHC路由协议,故EEECRP协议更适合丁的应用环境。
本文对EEECRP协议的数据传输延时进行了多次仿真实验,在相同的模拟时间内,不同的模拟地震节点数或者模拟地震时产生的总数据量对平均数据传输延时均有影响,实验结果如表1所列。

e.JPG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模拟地震节点数较少,并且平均产生的总数据量较少时,平均数据传输延时非常短,仅为1 00多ms。随着模拟地震节点数的增多和模拟地震时产生的总数据量增大,平均数据传输延时会增加,但相对于目前已有的手段,平均数据延时仍然是非常短的,能够满足网络的通信要求,证实了该协议在地震监测中的有效件。

结语
网络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为背景,分析了该应用环境下的网络路由需求,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地震监测的网络路由协议EEECRP。该协议具有自组织性,可扩展性好,适合大规模地震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节能性好,并且各簇首之间采用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传输,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及时、可靠。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的能量利用率高,实时性好,能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较好地满足了地震监测应用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