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设计应用> 基于USB接口的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USB接口的探地雷达数据采集系统

作者: 时间:2011-05-06 来源:网络 收藏

图4 应用程序流程图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考虑到工作的环境和使用的便利性,本系统的计算机采用带触摸屏的便携式工控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与工控机集成在一个机壳内。通过综合电缆与发射、接收机连接后就组成了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小型化、便携化、低功耗的特点。

  为了验证的功能和可靠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雷达系统对一个距离雷达天线为0. 9m、面积为0. 2m ×0. 3m 的金属板目标进行探测。雷达天线正对目标平面,并平行于金属板平面以1m / s的速度沿直线移动,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

  实验参数设置:采样点数为1024点,扫描速度为64 scan / s,滤波器截止频率为50KHz,相对增益控制为0dB,波形平均次数为8次。实验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5所示。图中显示了一道A - scan波形。

图5 实验参数设置界面

  通过设置界面修改增益曲线,滤波器截止频率等参数,A - scan波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操作者要根据探测工作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系统参数,以得到较好的探测结果。

  设置完毕后,点击“采集界面”将应用软件切换至数据采集录取界面,系统开始采集并录取数据,采集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实验数据采集结果

  由图6中右侧的彩色堆积图可以看出,在时间坐标为6. 5ns处的色带即为回波的直耦波堆积图,直耦波位置即可认为是天线位置。在时间坐标为9. 5ns处的图像中部有一明显的双曲线波形,即由地下金属板的回波形成的二维堆积图。根据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108m / s,可得出目标与天线的距离为( 0. 95ns - 6. 5ns) ×3 ×108m / s =0. 9m。图6左侧显示出雷达经过正对目标区域时采集的一维时域波形,在时间坐标相应位置可以看到直耦波和目标回波。实验结果验证了功能的完整性。

  在实验采集数据的过程中,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且能实现实时显示,这些都为探地雷达的后续数据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在应用于探地雷达工作时,可以有效地完成对雷达模拟视频信号的预处理和采集,并可实现雷达参数设置和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存储工作,使探地实验数据的获取更加稳定,可靠,直观。另外,系统的小型化、便携化、低功耗设计,使系统更加适用于外场实验。所以,此系统完全适用于探地雷达的工程应用。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使用FT245BM芯片开发具有设计简单、价格低廉、开发周期短的特点。再加上FTD I公司提供的驱动程序支持,从而使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大大提高。通过外场数据采集实验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探地雷达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要求,能够做到大容量高速连续采集且稳定可靠,接收的数据能够实现实时显示,并真实地反映出探测区域的目标特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