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设计应用> 抗辐射晶体管3DK9DRH的贮存失效分析

抗辐射晶体管3DK9DRH的贮存失效分析

作者: 时间:2013-06-14 来源:网络 收藏

2
的主要工艺流程是:经过切片、研磨和抛光等过程后,制备成厚度大约为300~500μm的圆形硅片作为器件的衬底,随后进行外延生长、氧化、光刻、扩散、蒸发、压焊和多次硅片清洗,表面钝化、最后进行成品封装。在本文中,是1995年生产的,装机后一直处于存储状态,每隔一个时期通一次电,最近通电发现晶体管失效,失效现象为集电极c和发射极e间的耐压降低,饱和电压与指标不符。
将失效样品标号为10#,同时取同期生产的、不同期生产的6只同型号产品作为对比件,其中1995年生产的抗产品标号为1#,2#,3#,2003年生产的抗辐照产品标号为7#,8#,9#。
首先对失效样品和6只对比件进行电性能测试。10#的Vces>1.024 V,hfe=9.4,BVcbo=91.1 V,BVceo=55.1 V,从数据可以看出10#样品的饱和压降严重超标,并且放大倍数、c-b结耐压、c-e结耐压都超标。1#~3#样品的e—e,c—b同样结耐压超标,3#样品Iceo=8.86 μA,明显看出c—e漏电流超标。7#~9#样品的c-b结耐压超标,7#~8#样品的c—e结耐压不合格;9#样品的c—e结耐压合格。
对1#~3#和10#样品进行了检漏检测,结果为3#粗检漏、细检漏都不合格,2#细检漏不合格,1#和10#样品粗检漏、细检漏都合格,需进行下一步检查。接着对1#和10#样品进内部水汽检测,结果10#样品内部水汽含量为3.65%,1#样品内部水汽含量为1.02%,一般要求水汽小于0.5%,因此两者都不合格,10#更为严重。开封检查发现,10#失效件内部芯片表面有白毛。加工时尾丝长达160mm,而合格标准为120 mm。其余2#件尾丝为170 mm、3#件尾丝为160 mm,只有1#件镜检合格。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89580.htm

c.JPG


对10#样品(失效件)进行扫描电镜内部成分分析,如图2所示:取A,B,C,D四点进行能谱成分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看出失效件中存在钾、钛、氧、铁、钠、硅、金、硫等元素,而硫元素含量极高。
过程汇总后,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

d.JPG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电性能测试中:产品的耐压BVcbo和BVceo基本上都达不到产品的指标,失效器件的电性能不合格属于功能失效。内部水汽检测说明该产品在生产封装时没有进行内部水汽控制。
而芯片表面长白毛一方面是因为内部水汽含量过高,另一方面根据对10#样品进行的扫描电镜内部成份分析得到的数据分析,发现各采样点硫元素的含量很高,产品内部存在硫等物质,导致产生氧化腐蚀反应。这表明该失效件在生产时的工艺存在问题,导致硫元素残存量过高。
因此,分析认为此次晶体管3DK9DRH的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器件硫元素含量过高,再加之元器件内部水汽未加以控制,在相当一段贮存时间后,晶体管内部发生氧化腐蚀反应,致使该元件产生功能失效。
建议以后如果再发现同批次生产的3DK9DRH晶体也存在类似情况,有可能是生产工艺时存在问题,生产厂家有必要进行工艺检查。

3 结语
本文结合外部检查、电性能测试、检漏、内部水汽检测、开封检查、内部成份分析等项目,完成了对晶体管3DK9DRH进行的一种贮存失效分析。该失效样品在产生工艺过程中存在问题,未对水汽加以控制,导致内部水汽超标,加之晶体管工艺制造中引入了硫元素,内部硫元素含量很高,在贮存期间器件发生内部氧化腐蚀反应,导致芯片表面长白毛。对此本文建议生产厂家进行必要的工艺检查,同时对内部水汽加以控制,要及时剔除有缺陷的产品,减少系统试验和运行工作时的故障,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避免不合格的贮存器件使用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