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设计应用> 中压公用线路无功补偿现状与新进展

中压公用线路无功补偿现状与新进展

作者: 时间:2012-08-01 来源:网络 收藏

4.连续调节自动

如VCQC(DWZK)型自动补偿装置。其根据电容器无功输出与端电压的关系Q=2πfCU2,通过调节电容器的端电压来调节其无功输出,达到稳定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的目的。本装置主要由控制器、电压调节器和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成,有下列特点:

4.1 电容器不分组、不投切即可实现9档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为(100~60)%母线额定电压,无功输出为(100~36)%电容器容量。

4.2 调节过程中无过电压及涌流,保证了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4.3 电容器长期在额定电压及以下运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4.4 调节中电容器电压不突变、不脱离电源、无调节延时,真正实现了实时调节。

4.5 损耗小,最大值仅为电容器容量的2‰,为SVC的五分之一。

4.6 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单,“傻瓜机”设计风格,运行时无需人为控制,出现问题自动提示、自动闭锁。

5.优化设计自动

前述自动补偿装置在技术上的最大缺点,是由于只能采集安装地点后边负荷而决定是否投退,故只能补偿其后的无功,而不能补偿前面线路的无功。YGWJ-6、12W2优化设计自动装置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研发的新产品。

本方案以整条线路为单元进行总体的无功补偿最优化设计,通过设在变电站出口的采样装置,用无线的方式和线路各点的无功控制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由主采样点检测装置对整条线路的无功电压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出线路无功补偿最优化投切方案,控制各点的无功控制终端动作,是单元线路始终保持在最优的节能状态,实现稳定电压、降低线损的目的。

即采用智能化的线路首端采样技术,通过控制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在要求补偿点在兼顾后端的无功需量及电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过补的方式补偿前端的无功需量。

6. 全无功随器自动补偿

随器是指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即就地补偿;全无功即指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完全补偿,如其所供无功负荷还有剩余,也要在此处完全补偿,不要留给上一级变电站进行补偿;自动补偿就是说跟踪无功负荷变化进行补偿。如果10kV线路上接有N台配电变压器,N台变压器都必须进行全无功随器自动补偿。如果资金一时困难,就应该从线路末端或无功负荷最大的点开始,待资金问题解决后再逐一完善补偿。

图3是全无功随器就地补偿方式,配电线路中只有有功功率p流动(用实线条表示)。无功功率q用虚线条表示。

中压公用线路无功补偿现状与新进展

图3 全无功随器就地补偿方式示意图

其有如下特点:

6.1 高效降损。其控制策略是全无功、就地、自动跟踪无功补偿,任何负载率下都能补偿到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为1.0或略微倒送无功,配电线路上基本上只有有功电流流动,节电效益显著。

6.2 监测功能齐全。可实时测量用户端的三相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总有功/无功功率、三相相位、分相功率因数、电容器电流、三相电压谐波、三相电流谐波、电压畸变率、电流畸变率、电容器投切状态、谐波量、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多种电参量。

6.3 容量大。存储十五天的各组控制器的投切次数及投入的累计时间。无缝隙优化补偿功能,预置设计电容最优投入计算。减少投切次数,无功补偿输出路数9路。分组或分相控制,9路电容器,以基波无功功率为参考物理量,实时控制 电容器的投切。

6.4 两种模式。分为普通模式和节电模式,普通模式根据变压器低压侧所测试的参量(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等)进行投切;节电模式是补偿到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为1.0。

7.结论

公用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的多元化,为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进行选用打下了物质基础。

7.1 资金充裕、想取得最佳降损效果、以前没有搞过无功补偿或现有装置很差的,可采用全无功随器自动补偿、或优化设计自动无功补偿、或连续调节自动无功补偿方式,其中没有低压集中无功补偿的应优先选用前者。

7.2 现有分散固定补偿完备的,可选用线路分散自动补偿中的4段控制形式,或连续调节自动无功补偿方式作为补充。

7.3 资金缺乏、技术力量低下、经济不发达的,仍可选用线路分散固定补偿(小容量、多布点、多台放置在负荷中心)方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