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设计应用> 电能计费系统概论

电能计费系统概论

作者: 时间:2012-07-25 来源:网络 收藏

三. 表计,精度及误差限

表是的基础。严格说来,对供需双方的公正性要由它来体现。TMS只是在表正确计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远方采集和后台数据汇集的功能。

精度是最能体现供需双方的公正性的。计量精度越高,需方不合理支付电费的可能范围就越小,这对双方就越公正。但实际上精度是有限制的,无误差的表计是不存在的。而且精度要求越高,投到电能表上的费用就越高,必须设计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于220KV以上的重要厂站和关口,用0.2S级表;对于 220KV及以下不很重要的关口,以及大用户高压侧,用0.5S级表,应该被认为是合理的。对于500KV及大型发电厂上网侧,考虑采用主校表方式运行,更能增加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将来可能的因电能表及二次侧故障所带来的麻烦。

比起精度来,误差限相比之下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固态电子式电能表原理及工艺上的长足进步,使得电能表在整个环境条件变化范围内都保持不超差。它几乎能适应全世界的一切气候、电网等条件。但就某一地点使用而言,由于不可能经受给定的整个范围的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温度从-20℃ ~+70℃ ,三相严重不平衡至单相测量,功率角在大范围内变化等),因而其误差限常常高一个精度等级,即0.2S的表误差限在0.1S水平上;0.5S的表误差限在0.2S水平上,这样误差限的正负就成为一个可供讨论的范围。因为将误差限调为+0.2~0.0之间,对于0.2S的表计来说,仍未超出标定的精度范围(理想情况)。但请注意:

1.这对供需双方是不公正的,厂家将不予承认这种校定;

2.此种方式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不能推广;

3.此种方式未考虑整个负荷的各种复杂因素。

一般来说,电表在整个负荷范围(从基本电流到最大电流)内的误差曲线,形如下图4.1中的a或b。经过补偿以后,形成图4.2中的a′或b′形状。

图4.1 电能表典型误差示意 图4.2 经补偿后的误差示意图

Fig4.1 The type error curve of meters Fig4.2 The error curve compensated of meters

至于是a型还是b型,取决于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质量控制水平高的一批表,你会看到其误差方向的一致性很好,差别仅在于误差曲线的上下平移,哪一头多补偿一点,哪一头少补偿一点而已。如果都在一个小负荷点上看,它可能都表现为一个正误差或负误差,但就整个范围来说,它仍然是公正的,有正也有负。如果你的表永远处于小电流下运行,则应该考虑选用小电流的电表(如5A换成1A)。如果还达不到中等的电流范围,则说明当初的一次侧设计是不合理的,应该更换CT。另外,应注意电能表负荷率的选取。负荷率为200%的表,厂家是要保证在此范围内仍不超差的,因而本来就偏小的电流对于这块表来说就显得更小。

就功能来说,目前的多功能电子表,已经是一台真正的16位计算机。正反向有功,无功,费率,需量,负荷曲线,总加,视在电能,功率因数,四象限无功,三相电流监视,过压欠压监视,掉电监视,232口,485口,CS口,脉冲输出,串行输出,内置Modem,打印机接口,反呼主站等功能,应有尽有。怎样选择?根据本系统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发展,应该选择功能够用,价格合理的品种。目前中国市场,高精度多功能的电能表,仍以国外品牌为主。象瑞士兰吉尔,德国西门子,法国斯伦彼榭,美国GE,ABB公司ALPHA,澳大利亚红相等,都已各有份额。国产品牌象威胜,科陆,也已有几年历史。

在功能方面,国产表也已庶几近之,虽有差距,不是很远。但就性能而言,距离感比较强,这与我们的工业基础有关,急不得的。按规程,目前中试所电测室规定是三个月到半年现场校一次,但国外厂家提供的标准是二十年免校。由于我们的表计是四世同堂,所以对于不同表计应该有不同的规定,不可一刀切。当然目前还在积累经验。我的感觉,电子表运行初三个月要多检查,过了三个月,可按例行规定执行。因为电子产品的一般规律如此。

串行通讯规约,应支持开放性。有IEC规约当然不错,但成长中的公司规约,有何不可?须知IEC规约也是起始于私人的规约。计算机市场的一大特色就是各家争鸣,逐渐形成主流,然后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再被国际组织认可。



关键词:电能计费系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