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美专家:机器人与人类是伙伴 中国落后美国5年

美专家:机器人与人类是伙伴 中国落后美国5年

作者: 时间:2016-01-21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收藏

  以下为马尔科夫对于的观点汇总: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1/286077.htm

马尔科夫:机器人与人类是伙伴 中国落后美国5年

  一、未来大趋势

  1、人机交互,机器的终极智慧

  从“问答”(FAQbots)到 Google Now 和苹果的 Siri,再到电影《她》(Her),我们看到了斯嘉丽·约翰逊所扮演的,它能同时进行数百个人类级别的对话。GoogleNow和Siri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机交互风格:Siri 正在有目的性地模仿人类,并取得了一定成功,具备了一种略显“别扭”的幽默感;而 Google Now 则选择充当纯粹的信息数据库,去除了个性或人性。

  2、无人驾驶汽车,将人类排除在外

  谷歌最初的自动驾驶项目需要两位专业司机,每个人都有一份类似飞机驾驶清单的文件。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准备好在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采取行动。可一些谷歌员工在回家路上,在一整天的工作后有一个令人不安的习惯:他们容易心烦意乱、受到干扰,甚至还可能在车上睡着!

  这也被称为“放手”问题。这里的挑战在于,需要寻找一种方式,让那些被其他事情分心,读邮件、看电影甚至睡觉的驾驶员快速回到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需的“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级别。当然,在他们已经逐渐信任的无人驾驶汽车上打瞌睡是很自然的。这是汽车行业 2014 年在堵车辅助系统中需要解决的情况。司机必须让一只手留在方向盘上,中间可以有 10 秒钟的间隙。如果司机没有满足这个条件,系统就会发出声音警告,从而脱离自动驾驶模式。不过很多时候,紧急情况可能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发生。虽然在遥远的未来,这一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但以目前的技术却是无法做到的。

  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司机分心的问题了。雷克萨斯和奔驰已经实现了类似的商业化技术,能够通过监测驾驶员的眼睛和头部的位置来确定他们是否昏昏欲睡,或是走神。2014 年,奥迪开始研发新系统,用两台摄像机来检测司机是否精力不集中,如果是,那么系统就会突然终止。

  但就目前而言,谷歌似乎已经改变了策略,并开始着手解决另一个更为简单的问题。2014 年 5 月,在向记者介绍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乐观进展后,他们转而着手探索一个全新的、受限制的却也更激进的城市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的解决方案。既然无法解决人类分心的问题,谷歌的工程师决定:将人类完全排除在驾驶过程之外。

  3、软件助手,数字化生存之道

  20世纪 90 年代初,尽管正处于人工智能的冬天,斯坦福研究所仍然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商业、军事和学术人工智能研究的枢纽。Shakey 问世几十年以后,仍在大厅里游荡。当Siri 联合创始人亚当·奇耶奇耶来到实验室时,他接手了一个由韩国政府运营的韩国电信实验室的小型研究项目。项目资金旨在用于开发可在办公室环境中使用的触控笔和语音控制系统。“给我们做一个出来。”他们这样要求奇耶。

  为了方便以后便捷地加入其他功能,奇耶决定建立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被命名为“Open Agent Architecture”(开放式助手架构)。它被设计用来协助构想出的“委派计算”(delegated computing)。举个例子,如果计算机需要回答“鲍勃的电子邮件地址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系统可以用很多方式找出答案。奇耶创建了一种语言,使虚拟软件助手能够翻译任务并高效地寻找答案。

  奇耶发现自己正处在一场 AI 圈和 IA 圈之间辩论的中心地带。一方相信,用户需要完全被计算机控制,而另一方则预见到,软件助手将在计算机网络中“生活”, 并代表人类用户执行任务。从一开始,奇耶就对人机关系有着一种微妙的认识。他认为,人类有时想直接控制系统,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希望系统替他们完成某些事,并且不希望被细节骚扰。为此,他的语言把用户希望系统做“什么”,从任务 “如何”完成中分离了出来。软件虚拟、软件助手,既要充当人类的伙伴,也要充当人类的奴隶。

  Siri 是未来人类与机器合作的一个优雅、朴素的模型。

  4、虚拟机器人,更自由、更放松的人机交互

  对话系统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交互。不可避免的是,这种伙伴关系并不总会发展成我们所期待的状态。

  2013 年秋天,电影《她》(Her)轰动一时,讲述了由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扮演的男主人公,与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的虚拟助手相爱的故事。《她》是一部科幻电影,故事发生在南加州未来的某个时间,一位孤独的男性与操作系统坠入爱河。许多观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似乎都完全能够接受

  这种结局。截至2013 年,全球已经有数百人拥有了多年使用苹果 Siri 的经验, 这越来越让人感觉到“虚拟助手”正从新奇走向主流。

  电影《她》也讲述了一些“奇点”的概念,即机器智能在某个点上会加速, 最终超越人类智能成为独立的存在,并将人类抛在身后。《她》以及同年夏天上映的另外一部痴迷于奇点的科学电影《超验骇客》(Transcendence),它们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们描绘人机关系的方式。

  在《超验骇客》一片中,人机交互从愉快变成了黑暗,最终,一台超级智能机器摧毁了人类文明。在电影《她》中,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因为计算机智能发展过于迅速,人类和他的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生瓦解。由于不愿意接受 1 000 种同时进行的关系,计算机超越了人性,并最终选择离开。

  也许,与机器人交互的那种自由、放松之感,正是因为在连线的另一边并不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类。也许,这根本与人际关系无关,更多的在于是取得控制成为主人还是成为奴隶。

  无论支撑这些交互的心理因素究竟是什么,总之它已经让卡珀有些错愕。卡珀所看到的人类的心理维度,远比之前预料的要多得多。所以,虽然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一新兴业务,但她却打起了退堂鼓,并在 2014 年关闭了“我的完美女友”。她认为,肯定存在一种更好的商业形式。事实证明,卡珀的这种商业第六感来得正是时候。苹果向 Siri 张开怀抱,就此改变了虚拟助理市场。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理解对话系统不再是什么古怪的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成为主流的交互方式。

  5、救援机器人,进入极端环境作业

  由于美国政府要求提供人道主义援助,DARPA 也自然而然地参与了这场核危机之中。(“9 · 11”事件后,该机构曾派机器人前往遭受袭击的世贸中心搜寻幸存者。)DARPA 的官员们开始协调福岛事件的应对工作,并联系了美国多家曾为三里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提供过援助的公司。美国向日本派遣了一小批机器人队伍,希望进入核电站完成维修工作。可惜,当核电站人员接受机器人使用培训的时候,避免最严重破坏的最佳时机已悄然逝去。这一点尤其令人感到沮丧,因为如果能够迅速部署机器人,那一定会带来不小的转机,并能有效控制破坏程度。“最终,机器人所能带来的最大帮助是对已生的大面积损毁进行调查,并获取辐射数据。能够减轻灾害等级、进行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早已逝去。”

  6、从AI(人工智能)到 IA (智能增强),人机共生才能重塑新世界

  我探索了科学家、工程师和黑客们研究的“如何深化人与计算机间的联系”这一问题。在一些案例中我发现,设计师们坚持认为人工智能和“智能增强”(intelligenceaugmentation,IA)之间存在互相矛盾的关系。通常, 这最后会被归结为简单的经济学问题。现在,对这种性能远超 50 年前早期工业机器人的新机器人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甚至在一些早已高度自动化的行业, 比如农业中,一大批新型“农业机器人”正在驾驶拖拉机或收割机作业,从空中监管并提高农业生产率。本书的主题是辩证地看待这些设计者的工作。他们制造出的系统既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强大,也有可能取代人类。安迪·鲁宾(Andy Rubin)和汤姆·格鲁伯(Tom Gruber)的理论就体现出了最清晰的对比。鲁宾是谷歌机器人帝国最初的架构师,格鲁伯则是苹果 Siri 智能助手的主要设计师,他们都是硅谷最优秀、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工作都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鲁宾模仿了约翰·麦卡锡,格鲁伯则追随了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或取代人类,或让人类变得更强大。

  当 AI 和 IA 圈引领的技术继续重塑世界时,未来其他的可能性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那个世界中,人类和人类创造的机器共同存在,一起繁荣——机器人照顾老年人,汽车自动行驶,重复劳动和辛苦工作都消失了,新的雅典诞生了,人们研究科学, 创作艺术,享受生活。如果信息时代将以这样的形式发展,那将无比美妙,但它又怎能成为一个预言式的结论呢?同样,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比起解放人类,这些强大、高效的技术更有可能促进财富的进一步集中,催生大批新型技术性失业,在全球范围内布下一张无法逃脱的监视网,同时也会带来新一代的自动化超级武器。



关键词:机器人人工智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