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业界动态> 激光雷达存废之争:各大企业各显神通

激光雷达存废之争:各大企业各显神通

作者: 时间:2017-04-04 来源:雷锋网 收藏
编者按:钻研传感器和钻研深度学习算法,这两群创业公司看起来都不稀缺。对于提供自动驾驶方案的小型创业公司,技术路线也就决定了卖给哪一个阵营的客户。

  乐视背景的Lucid,自动驾驶方案Copilot包括了若干和Mobileye。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4/346164.htm

  MIT背景,已经在新加坡试运营的nuTonomy,与东南亚市场的打车应用Grab合作。

  Drive.ai虽然以为核心,但也考虑了的应用。

  英国牛津大学背景的Oxbotica、荷兰自动巴士系统供应商2getthere、自动驾驶卡车初创Embark、被欧洲地图商TomTom收购的德国自动驾驶创业公司Autonomos、Zoox、智行者,都可以归到此类。

  还有一些公司在问题上态度模糊,可能两条腿走路:

  苹果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作风非常神秘,虽然从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出苹果在招激光传感方面的人才,但是并没有用LiDAR这个词,也无法确认是用在汽车上还是手机上。(今年苹果的iPhone 8传言可能会配备3D摄像头,与意法半导体合作,接收端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以盖革模式对光子计数,敏感度更高,并且提高了飞行时间法(ToF)的三维成像分辨率,可能实现脸部识别、虹膜识别和3D自拍等功能。)

  高通以470亿美元收购汽车电子供应商恩智浦半导体(NXP),获得了其自动驾驶计算开发平台 BlueBox,尚未向客户推出完整的高度自动驾驶方案,而是让客户运行软件算法。

  Mobileye虽然站在传统车厂角度提供渐进式改良,从2016年初开始,逐步公开了无需激光雷达,利用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路网采集管理,REM?技术)众包积累地图数据,最终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未来。

  特斯拉事故之后,Mobileye承认要有传感器冗余,例如激光雷达。2016年8月(也就是特斯拉致命事故三个月后)与德尔福合作高度自动驾驶,合作内容包括了德尔福提供的激光雷达(显然德尔福的盟友Quanergy量产之后会参与),我们可以看到Mobileye作为一个合格的、同时也是ADAS领域最成功的汽车供应商,从非激光雷达阵营出发,做好了接纳激光雷达的准备。

  2016年12月,Mobileye与地图公司HERE合作,更新高精度地图。2017年3月,英特尔以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Mobileye将与英特尔自动驾驶事业部(ADG)合并。

  英伟达作为芯片供应商并不需要站队,虽然英伟达自己的验证车BB8有激光雷达,然而在市场上,英伟达GPU的大客户,例如特斯拉和百度L3事业部,与激光雷达的客户/股东很少重叠。 黄仁勋也希望打破对激光雷达依赖,毕竟英伟达的GPU比Mobileye贵,搞激光雷达路线的公司,如果不自己做视觉,例如德尔福和法雷奥,用便宜的Mobileye就可以了,如果有人拿出比Mobileye略差、更便宜的产品,也是有可能被采用的。博世在激光雷达的动作比其他汽车供应商慢一些,这可能是选择英伟达芯片搞自动驾驶的原因之一。

  百度2016年8月13日入股了著名激光雷达供应商 Velodyne LiDAR,体现了激光雷达的看好。但随后百度在2016年9月1日公开了瞄准第三级别自动驾驶的 L3 事业部,与提供硬件的英伟达密切合作,“世界上首个端对端、由地图到汽车的开放平台”。可以解释为,对比谷歌和Uber,百度急于从半自动驾驶获得收入或者实绩,所以同时开展颠覆性的全自动驾驶和作为供应商的渐进L3。

  2017年3月,百度宣布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陆奇兼任总经理,整合L4事业部、L3事业部等。考虑到百度在中国的地图资源,百度很有可能在这一领域拿到稳定份额。

  腾讯试水自动驾驶也可能从地图开始,第一步棋是四维图新联合腾讯收购了 HERE 地图 10%股份。

  丰田对于激光雷达的态度存在先后矛盾:

  丰田虽然有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在日本的丰田中央研究所甚至曾经自己研制激光雷达(机械模式)。但是也有人表达了 “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减少事故数量才是我们的最看重的事。丰田将Level 3技术放在优先位置”。硅谷初创企业Nautod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得到了丰田、宝马的投资,这件事也证明了丰田、宝马在考虑渐进,因为想要一步跳到完全自动驾驶车,甚至取消方向盘的公司不太关心驾驶员有没有睡着。

  最近,由美国专家主导的丰田研究所(TRI)公开的战略是,保卫者(Guardian) 以及私人司机(Chauffeur)两个技术路线和团队并行。

  驭势科技以双目摄像头和算法为核心,同时选择了全天候半自动驾驶(摄像头众包采集思路类似于Mobileye的REM),和加装低线束激光雷达的限定区域低速无人驾驶“城市移动包厢”两条路。

  本文没有收录的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可以对号入座,明确客户方向。

  总结:

  钻研传感器和钻研深度学习算法,这两群创业公司看起来都不稀缺。对于提供自动驾驶方案的小型创业公司,技术路线也就决定了卖给哪一个阵营的客户。

  未完待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