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业界动态> 看2018动力电池拆分背后的两面人生

看2018动力电池拆分背后的两面人生

作者: 时间:2019-01-29 来源: 电池中国网 收藏
编者按:2018年,多家企业启动动力电池拆分业务,有的出于“甩包袱”考虑,有的则为了整装再出发。“甩包袱”的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独立化运营,打算重振动力电池业务的则仍在继续。

  据了解,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12日由长城汽车注册成立,经营业务主要为锂离子、储能电池等方面的开发和销售。同年10月,长城汽车却以7.9亿元的价格把蜂巢能源出售给了保定瑞茂。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901/397218.htm

  对此,长城汽车曾坦言,转让蜂巢能源科技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约资本支出、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主业、提升盈利能力。

  此次长城汽车出售123项公司专利、非专利技术资产及部分资产则意味着,长城汽车已经完全剥离其公司的相关业务,使其独立化运营。

  面对国内外巨头们在红海市场的激烈厮杀,脱离了长城汽车庇佑的蜂巢能源能否经得起风浪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国内如此,国外也不例外。

  去年8月,日产宣布出售其旗下动力电池业务——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AESC)给远景能源,预计交易将在今年3月底之前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AESC总部位于日本神奈川县座间市,2007年由日产汽车、日本电气(NEC)和NEC东金共同出资创立,其中日产持有51%的股权。AESC自2010年开始向日产首款纯电动汽车Leaf(聆风)供应电池,截至目前已为全球38万辆聆风电动车提供动力。

  但AESC主要从事锰酸锂电池单元、模块及锂电池组的生产。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逐渐成为主流。而锰酸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电解质相容性差以及衰减较快等缺点,使得其逐渐被主流车企抛弃。

  2014年,时任日产董事长的卡洛斯·戈恩就提出出售AESC的建议,以便为旗下的电动汽车能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动力电池。戈恩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从供应商那里购买电池要比自己生产电池更划算。

  技术路线的不同,使得AESC在新能源乘用车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即便是日产汽车,为了应对其他新能源车企的竞争,也于2015年开始采购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控股股东的放弃给AESC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AESC电池业务连年攀升的运营成本更是雪上加霜,紧接着在2016年,日产汽车就做出了剥离电池业务的决定。

  无论是长城汽车还是日产汽车,剥离电池业务,都为了节约资本支出,聚焦主业,提升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它们在发展动力电池业务之初,未曾不想延伸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打造成本优势,但是无奈实力不允许啊,最后只能选择剥离电池业务。

  对于长城汽车、日产AESC来说,动力电池业务基本已画上句号。对于来说,2018年年底拆分完毕的设想已是不可能了,那么2019年年初将拆分完毕的设想是否会顺利实现仍不得而知,但动力电池业务独立后的,对市场格局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能否再造一个类似“宁德时代”的神话也很值得期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动力电池比亚迪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