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设计应用> 衬底驱动轨至轨运算放大器设计

衬底驱动轨至轨运算放大器设计

作者: 时间:2012-10-29 来源:网络 收藏
出阻抗及增益。此外,电流源还会给引入较大的噪声和失调。因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1)如图1所示,M17、M18为输出晶体管,M15、M16、M17、M21以及M13、M14、M18、M22分别构成两个线性回路,控制输出晶体管电流。M7、M8、M9、M10均采用MOSFET以满足低电源电压需要。M21、M22为浮动的AB类控制电路,被嵌入共源共栅求和电路,其偏置由共源共栅结构提供,以减小传统结构中偏置电流源引入的噪声和失调。

  (2)前馈AB类输出级可以获得较高的最大电流与静态电流比,提高电源功耗的利用率。若将M17和M18的栅极分别偏置在接近VDD-Vth和VSS+Vth时,电压的输出动态范围可以达到VSS+Vdsat~VDD-Vdsat。这样,M17和M18的静态电流很小,会降低输出级的速度。因此,应综合考虑最大输出电流、静态功耗、频响性能和电路面积之间的折衷。在此电路中,采用M21和M22作为固定输出管栅极间电压的电路,比采用电阻更节省电路面积,同时,具有降低该栅间电压对工艺、电源的敏感性等优点。

  (3)在共源共栅结构的另一条支路加入具有与AB类控制电路相同结构的浮动电流源M19、M20,它通过共源共栅电流镜可为AB类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偏置,以减小共模输入电压变化对AB类输出级的影响。

  本文设计的MOS管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衬底轨至轨MOS管尺寸

衬底轨至轨运算放大器MOS管尺寸

仿真结果#e#2 仿真结果

  基于PTM 0.18 μm CMOS工艺的BSIM3模型,采用Hspice对轨至轨运放的特性进行仿真。冗余差分输入信号取0.4 V。图2为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曲线,转移曲线斜率约为1的线性部分即为输入共模电压范围。从图2可测出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为-0.36 V~0.39 V,达到了轨至轨输入。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曲线

图2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曲线

  将该运算放大器接成闭环形式,反向增益为10,测量其输出电压范围,所得输出电压摆幅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输出电压摆幅约为-0.39 V~0.395 V时,基本达到轨至轨输出。至此,运算放大器已达到了轨至轨输入和轨至轨输出的设计要求。

衬底驱动轨至轨运算放大器设计

图3 输出电压摆幅曲线



关键词:衬底驱动运算放大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