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业界动态> 中国核电领域重划版图

中国核电领域重划版图

作者: 时间:2015-06-24 来源:财经网 收藏

  三巨头主导中国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76175.htm

  多方受访人士都认为,随着国家电投的成立,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三寡头并立将成为国内的产业格局。这一方面意味着大一统模式将不会推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他公司控股站的希望短期内将非常渺茫。

  目前,五大发电集团中,除开中电投之外的华能、国电、大唐、华电这四家电力公司都在努力进入核电领域,并且都已经有参股在运或者在建的核电项目。

  2014年底,国家能源局曾经就《核电管理条例》草案征求各方意见,据参与条例草案编写的专家介绍,条例中一条关键的内容就是对新的核电业主资质的界定。在该草案中,这一门槛被设定为在核电项目中参股不低于25%,参与核电项目开发十年以上。

  对几大发电集团而言,目前在运和在建的核电项目中,除了国电只在海阳项目中参股5%而未能达到要求外,其他发电集团都在参股比例上达到要求。不过国电在中核集团即将开发的漳州项目参股49%,也即将迈过这个门槛。而对参与核电项目开发十年以上究竟如何界定,还未有定论。

  不过这个给了发电集团控股核电希望的《核电管理条例》,在征求各方意见之后,至今没有下文。有发电集团人士对记者表示,对该条例短期内出台并不抱希望。

  有核法律专家向记者表示,条例中这一条款的拟定,意味着核电业主资质放开从长期来看是趋势,但是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变化。

  几大发电集团中,华能集团是除中电投之外,唯一拥有控股开发核电案例的公司,华能控股的高温气冷堆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正在山东石岛湾进行建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华能也已经可以视作准核电业主。

  不过华能核电公司前总经理王迎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电投的成立,华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控股其他核电站,目前对华能来说,首要任务是把手里的高温气冷堆建好,锻炼核电开发能力。

  除开发电集团外,作为建设集团的中核建也在为做核电业主而努力。中核建参股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该核电技术在清华大学设计的1万千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的基础上研发而来。该项目控股方华能并未与其他参与方签订排他性协议,所有参与方都可以独自开发高温气冷堆技术。目前在江西瑞金,中核建已经进行选址,采用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但这一努力,业内并不认为短期内会有大的突破。

  有核电企业人士表示,在国家电投成立之前,包括国家核电在内的其他公司都会努力去争夺第四张核电牌照,不过随着国家电投成立,短期内其他公司再进入核电领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市场有这三家公司来开发已经足够了”。

  技术路线变数

  三寡头局面的形成,还将对未来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带来新的变数。

  在AP1000拖期的过程中,中核、中广核研发的自主三代技术通过国家能源局牵头,融合成了统一的型号“华龙一号”,目前的方案中,二者采用相同的堆芯技术,但在安全系统的布置上有所差异。这一现状也已经获得了主管部门的认可。

  某种程度上,AP1000拖期为华龙一号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目前华龙一号已走完融合、审批到开工的流程,首两台采用华龙一号的福清5号、6号机组已经于今年5月在福建开工。

  而对于华龙一号的定位,也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在2014年初,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AP1000与华龙一号的定位都表述为“一主一辅”,AP1000是国内未来核电技术的主线,华龙一号为辅。当时,华龙一号的融合还未完成,离开工也还遥遥无期,中核与中广核以出口核电需要先建示范堆为由,争取到华龙一号先在国内破局落地。

  而到了今年5月,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发布会上对媒体表示“中核肯定准备继续华龙一号”,“在很多厂址将做包容性开发,前期工作既适合华龙一号,也适合其他三代核电技术”。

  显然,钱智民口中的其他三代核电技术,指的就是原本国内核电主线技术的AP1000。

  目前除了中核集团旗下福清三期已经开工采用华龙一号技术之外,中广核旗下的防城港二期项目也计划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目前在等待国务院核准。除此之外,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广核还计划在宁德三期项目也采用华龙一号,开工两台机组。

  可以肯定的是,原来中电投旗下拥有的尚未开发的核电厂址,包括广西白龙、广东湛江、江西彭泽、吉林赤松、广西桂东、湖南小墨山、重庆涪陵将采用AP系列技术。

  在中国,目前形成的三大核电寡头都拥有自己的设计、施工队伍,同时拥有核电开发和运营资质,各大核电公司都不太可能将自己手中的核电项目交由其他核电公司来进行总包,采用其他核电公司的技术。中广核拥有的厂址,只可能上马中广核旗下的核电技术品牌,由中广核旗下的工程公司来总承包,对中核而言同样如此。

  国家核电的出现,本来打破了这一现状,上届政府作出的统一技术路线的决策,将推行统一技术路线的主体交给了国家核电,这才使得中核旗下的三门核电站,交由国家核电与西屋组成的联合体来进行总包。

  然而随着国家核电并入国家电投,国家核电失去了中立的技术公司地位。另一方面,高层领导也发生了变化,现政府是否会继续执行上届政府的决策,也存在一定的未知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内这一变化还不会发生。中广核后续计划开发的陆丰厂址、中核计划开发的漳州厂址,将依然按原计划采用AP1000技术。另一方面,华龙一号也刚刚开工,工程可行性还未得到完全的验证,现阶段也不存在大规模上马华龙一号的可能性。

  对于这种可能存在的变数,有国家核电受访者表示,中国未来发展核电的规模足够大,能够容得下三家公司来共同发展。

  根据2012年出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建与投运核电的总规模将达到8800万千瓦。截至目前,我国在建和在运核电装机总规模约为5000万千瓦,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考虑今年新开工其余机组,在“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还将至少有6台机组开工建设。

  世界核协会中国区主任傅默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强调,虽然中国核电企业一直在谈论“走出去”,但是中国就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市场。

  而在远至2030年的发展规模预测中,尚未有官方数据出台。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提案中表示,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测算,中国核电到2030年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至2亿千瓦。这将是目前中国核电在运与在建总规模的3倍到4倍。

  正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有来自中广核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核电企业的发展重心还将是在国内,目前三寡头局面已成定局,对开发国内市场也有好处;而在国际市场,三家各自为战虽然会有所损耗,但毕竟国际市场的容量有限,开发难度也更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核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